国庆中秋八天假高速充电难题曝光,新能源车主排队时间大比拼背后的新挑战
假期一到,大家的出行热情真是肉眼可见。今年国庆中秋叠加的长假,堪比过年,让人一边开心计划远行,一边却也操心路上的充电问题。高速路上除了堵车,还有一支队伍让人“望而生畏”就是服务区的新能源车充电队。网上各种吐槽层出不穷,“充电叫号”成了新热词,成百上千的车主不光排队,还得登记牌号,场面甚至像到了网红餐厅排队吃饭。
河南的李先生这次假期回家,就差点被排队吓回去。他到高速服务区,看到充电桩前至少有二十辆车等着,领了个三十八号牌,算下来至少要排三小时。这还不是单一案例,杭州、甘肃、长沙,哪里人气旺,哪里排队就长。有人凌晨两点才轮上充电,有人为避队多跑了二十公里下高速找桩。有人说:“汽油车没油还有加油站,新能源没电只能死等,真是没辙。”
据官方平台预测,今年国庆假期间全国三分之一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都被用到极限,但实际上在热门路段远远不止。工作日还能勉强对付,假期一下子涌进来几百辆新能源车,可服务区只有寥寥几个充电桩,慢充桩还多,每桩充电最快也得半个多小时,遇到设备故障,排队等得更久。服务区的工作人员连轴转,也救不了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窘境。
网友直言充电桩数量就像“蜻蜓点水”,特别是节假日用车高峰时,规划明显跟不上需求。很多服务区的充电桩还是装在边角里,操作复杂不说,有时候连车都兼容不上。有人费劲排到号,结果接口不匹配,前功尽弃白等一小时。APP不智能,信息又不透明,说不上什么时候能轮到,都成了出行路上的堵心事。
再聊聊续航问题。虽然现下新能源车官方续航动辄600甚至800公里,但真上了高速,加点空调,跑不了一半。有车主平时信心满满,节假日却提心吊胆,开个200公里就得看服务区排队情况。续航“缩水”加堵车双重压力下,每个车主都像“电量焦虑症”患者。车型续航越高,充电时间反而更长,排队就更吃亏。
充电效率本来就受桩、车、电池影响,号称半小时充满,结果前20分钟迅速充进一半,后面的慢慢悠悠;一场假期下来谁还不是排队“老手”。更麻烦的是互联互通做得不好,不同品牌间的信息隔绝,看不到其他家排队情况,有桩不能用有电用不上,确实该好好升级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增程式电动车这几年越发吃香。可油可电的路线让车主少了很多假期焦虑。有人国庆跑长途,直接切燃油模式,不用排队,虽然油费略贵,但时间、心情都值了。增程车原本被视为过渡方案,如今反倒成了节假日自驾族的救星。大家换车时也更理性了,不再盲信续航数据,而是考虑实际补能便利。
面对这种火爆局面,各方也开始动作。国家电网及时加强运维,推送排队信息,部分服务区增派移动充电车,车企也上线了充电保障和优先服务,还有导航推荐排队时间短的桩位,不少车主因此少走冤枉路。不过,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得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真正的互通互联,才能让出行更安心。
这个假期快尾声了,很多人返程也没少在排队等电,但有了提前查询,体验确实轻松不少。新能源车出行看似方便,实际补能是绕不开的硬伤。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能真正做到电车也能说走就走,别再为充电发愁。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