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

小米SU7卖疯了,一个月轻轻松松过万。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比亚迪海豹DM-i靠着200公里纯电续航,在二十五万这个价位横着走。

连特斯拉Model3都开始靠补贴撑场面了。

可另一边,BBA脸都绿了。

奔驰EQ系列销量比去年掉了14%。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奥迪的电动车在中国少了两成多,整整23.5%。

宝马iX3便宜了十万块,还是没人要。

有人直接开骂:“花五十万买辆BBA的电车,续航还没二十万的国产车跑得远。”

“车机连无线CarPlay都不支持,还得插根线,这叫啥豪华?”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这不是豪华,是杂牌。”

更狠的是数据。

四月份,中大型轿车销量冠军是小米SU7。

奥迪A6L跌了25.4%。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宝马5系连一万都没卖出去。

你说这牌子不是一直牛吗?

当年谁买车不看一眼三色标?

现在怎么一碰电车就全崩了?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先说销量。

宝马全球电动车卖了三百多万台,涨了18.5%。

听着不错吧?

可中国区暴跌15.5%。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一个涨,一个跌,说明

它在中国水土不服。

奔驰更惨。

纯电车卖不动,干脆把EQ系列砍了。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原来单独搞个电动车子品牌,现在不要了,塞回燃油车队伍里。

业内都说,这是认输了。

战略失败,四个字,写在脸上。

为了活命,只能降价。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奥迪Q4 e-tron,原价三十五万,现在二十五万就卖。

七折清仓大甩卖。

宝马i3跌破三十万,比同款燃油3系还便宜。

奔驰EQE SUV优惠十二万,入门不到四十万。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可人就是不买。


第一,技术跟不上。

以前BBA靠发动机吃饭,V6、V8听着就爽。

BBA纯电销量崩了?降价到七折还干不过比亚迪,数据真不骗人!-有驾

现在电车拼三电——电池、电机、电控。

它仨不会玩。

拿奥迪Q8 e-tron说事。

标称六百公里续航,实际开高速,空调一开,四百出头就趴窝。

同价位的比亚迪唐EV呢?实测能跑五百五。

多出一百五,够从北京跑到天津来回一趟了。

充电也慢。

宝马iX3从30%充到80%,要四十五分钟。

小鹏G9呢?十分钟搞定。

我朋友亲历过一次:他开i3去充电,旁边一个唐EV进来,充完走了,他的车才充一半。

他说那感觉像回到二十年前,别人用智能手机刷视频,你还在用诺基亚发短信。

问题出在哪?

平台老。

BBA早期的电车,都是油改电。

就是在燃油车底盘上掏个坑,塞块电池进去。

空间挤,重心高,续航短。

国产早就换赛道了。

CTB一体化技术,电池和车身融在一起。

海豹DM-i得房率73.7%,什么意思?

同样的车长,里面更大更平,后排中间没凸起。

我家亲戚买了辆海豹,一米八的大个子坐后排能伸腿,说比坐奔驰S级还舒服。

再说智能。

这才是最扎心的代沟。

奥迪MMI系统还在用旋钮,想导航得连手机。

奔驰EQE那个五十六英寸大屏,看着挺唬人,结果微信不能登录,语音喊“打开后备箱”它听不懂。

宝马iX的iDrive8.0算进步了,但高阶智驾要加钱选装,全速域ACC都得另算。

反观国产。

海豹DM-i标配DiLink5.0,5纳米芯片,微信、高德、音乐随便切。

还能控制家里的空调、灯。

我表哥刚提了一辆,说晚上回家路上,提前喊一声“打开客厅灯”,到家就有光了。

小鹏G9的XNGP,高速上自动变道、避让加塞,效率98.3%。

有车主试过,从深圳到广州全程基本不动手。

再看奔驰EQE,跑长途你还得自己盯路,手动打方向。

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还有配置。

以前BBA真皮座椅、空气悬挂是标配。

现在电车时代,全变选装。

奥迪Q4 e-tron入门版是人造皮,换真皮加八千。

宝马i3的哈曼卡顿音响,六千块。

奔驰EQE的L3智驾包,三万五。

国产呢?

二十五万的海豹DM-i,丹拿音响、AR-HUD、云辇-C底盘、高阶智驾,全给你配齐。

三十万的理想L7,后排加热通风按摩,三大件全上。

网友算过账:你想把BBA电车配成国产车的水平,得多掏五到八万。

等于白送一台秦PLUS。

价格也越来越乱。

以前BBA定价稳,大家觉得值。

现在为了卖车,猛降价。

奥迪A4L终端不到二十七万,比自家Q4 e-tron还便宜。

宝马iX3从四十万干到三十万,老车主炸锅。

我同事去年九月买的iX3,今年三月就亏了八万。

他在群里吼:“我是不是韭菜割得太明明白白了?”

新客户也不敢买。

今天三十五万提车,明天会不会三十二万?

等一等,说不定还能省几万。

最根本的问题是,BBA不懂中国人要啥。

它的车是按欧洲人设计的。

奔驰EQE轴距长,但地台中间鼓一块,坐中间的人脚没地方放。

宝马iX1续航四百出头,一家五口出个远门心里发虚。

比亚迪就不一样。

底盘专门调过,过减速带不颠。

海豹DM-i有个“沙滩躺椅模式”,座椅能放倒接近平,一米八的人躺着休息没问题。

我丈母娘试过一次,说以后回老家再也不怕堵车了。

有人说,BBA品牌还在啊。

可现在的年轻人不吃这套了。

以前买奥迪A6是身份象征,现在问年轻人为啥买车,人家说:“谁好用买谁。”

乘联会数据显示,三十万以上市场,自主品牌增量扛大旗。

传统豪华品牌整体跌了11.8%。

BBA不是做不出好电车。

是舍不得过去的饭碗。

发动机工厂、变速箱生产线,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全转电动,那些资产就废了。

所以一开始搞油改电,想两边讨好。

结果市场根本不给机会。

等它反应过来,国产已经把技术墙垒起来了。

现在补课也晚了。

奔驰说2026年推全新纯电平台。

宝马投一百亿欧元建电池厂。

奥迪跟宁德时代签长期合同。

可用户等不了。

网友说得刻薄:“等BBA把技术追上来,我们可能都已经在开无人驾驶飞船了。”

这事儿的本质,是老巨头转型太慢。

它们输的不是品牌,是认知。

消费者要的不是“燃油车的电动版”。

是要一辆从头到尾为电而生的车。

发动机的荣光,在电车时代一文不值。

三色标的光环,面对满配国产车,越来越黯淡。

现在的BBA,像拿着旧地图找新路。

一边舍不得燃油车的钱,一边想抢电动车的饭。

结果两头落空。

如果不放下架子,不研究中国人的实际需求。

别说降价十万。

就算送你一台,你都不想要。

因为在智能电动时代,真正的豪华,不在车头那个标。

而在电池有多耐跑,系统有多聪明,座椅能不能让人睡着。

是技术,是体验,是值不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