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电门下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但推背感直冲后脑勺,坐在小米YU7的驾驶席上,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坐上了什么概念车

一脚电门下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但推背感直冲后脑勺,坐在小米YU7的驾驶席上,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坐上了什么概念车。

一脚电门下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但推背感直冲后脑勺,坐在小米YU7的驾驶席上,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坐上了什么概念车-有驾

那天是在城市郊区的一条试驾专线,道路前方有长长的下坡和疾驰的风。太阳刚好从车顶的全景天幕泻进来,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只有电机在低频吟唱。拨到运动模式后,YU7像是被解开缰绳的大兽,悄无声息地蹿了出去,速度表上的指针跳得比我心跳还快。

这车的长相在街上很容易被认出来,线条干净但有肌肉感,尤其是尾灯,夜里一整排点亮,识别度特别高。那天试驾群里有个车友站在马路对面拍照,隔着绿化带就喊,“这尾灯一看就是小米!”设计师估计会偷着乐。

一脚电门下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但推背感直冲后脑勺,坐在小米YU7的驾驶席上,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坐上了什么概念车-有驾

车内的布局很“小米”,就像他们家的手机和家电,无废话,功能直接明了。中控的大屏并不是单纯堆尺寸,而是UI做得很顺手,导航、音乐、车辆信息切换毫不拖沓。副驾前方留了一个看似平淡的储物槽,但连杯架也是电动开合的,小细节藏着极客的味道。

聊到动力,其实YU7并不是靠单一数值堆出来的。试驾时我特意在高架匝道上深踩了一脚,线性输出很丝滑,没有那种猛然窜出的突兀感,但依旧能感受到车尾在稳稳推你。底盘支撑干脆,多弯路段不出现多余的摇摆。有人说它调校得有点像行政级轿车,但偶尔又带点性能SUV的爽劲。

一脚电门下去,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跳,但推背感直冲后脑勺,坐在小米YU7的驾驶席上,那一瞬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坐上了什么概念车-有驾

市场上它的表现,可能比试驾体验更让同行震惊。据说在8月份,中大型SUV的榜单上,它稳稳站在第一的位置,把不少老牌对手甩在后面。这事儿在车圈群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感叹“小米造车才多久,居然干到这个份上”,也有人说这是渠道和产能一起爆发的结果。

北京的亦庄智慧工厂,一期二期据说是24小时连轴转,三期的厂房已经在封顶的路上。雷军前阵子还透了口风,说二期提前了一个多月投产,后续还要再提速。难怪这车在各地交付得那么快,你今天晚上订,没准很快就能提。

渠道布局也没闲着。全国大大小小的直营店和服务中心已经铺到大部分地级市,据传不久之后,会有更多带有“小米汽车之家”牌子的店出现在各城主干道上。其实这招对潜在用户挺有用——毕竟真要入手一台车,很多人得先去看看摸摸,光看参数表没用。

不过YU7的热卖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同行压力。榜单上紧跟着它的是理想、零跑、岚图这些本土品牌,大家都盯着同一个SUV细分市场抢用户,谁的产品力和口碑稍有退步,很可能就掉出前列。宝马X5、坦克500这些燃油阵营的车型,还能坚持一席之地,算是各有擅场。

我印象很深的是试驾结束返程时,坐在副驾的老车迷悄悄跟我说了一句,他觉得YU7不是那种“惊艳一次就忘掉”的车,而是越开越顺,越顺越喜欢。就像你早上选择的一杯手冲咖啡,入口不一定浓烈,但回味长。

临走前,试驾场边的小茶桌上,一圈车友还在盘算着后备箱能装多少露营装备,有人笑说,“这东西一翻座椅,装半个客厅没问题。”是真是假我没试过,反正听着挺让人手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