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8月销量回升 + 固态电池获新突破!新能源机遇不容忽视

“等等,这电池咋回事?跑两步就没电了?”隔壁老王指着刚买的比亚迪,一脸的疑惑,像极了被割韭菜的样子。 都说“金九银十”是汽车销售旺季,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暗流涌动。

比亚迪销量看似回暖,固态电池标准落地在即,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更是风云变幻。 这背后,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比亚迪8月销量“V”型反转?别高兴太早!

比亚迪8月销量回升 + 固态电池获新突破!新能源机遇不容忽视-有驾

华创汽车的纪要像一剂强心针,给比亚迪打了一针鸡血。 37.4万辆的批发销量,看似摆脱了淡季的阴影,但细究之下,问题可不少。

纯电车型(BEV)销量确实亮眼,同比增长34%,可这增速,有多少是靠降价换来的?王朝+海洋系列依旧是销量主力,但方程豹、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真的撑起了比亚迪的“面子”吗? 更值得玩味的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闷声发大财”,1-8月累计销量达63.1万辆。 这说明啥?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只能靠出口来缓解压力。

虽说机构预测比亚迪2025年有望实现盈利修复,但“销量+盈利”的双向提升,真的能如期而至吗?要知道,隔壁特斯拉可不是吃素的,价格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固态电池:是“固若金汤”,还是“纸上谈兵”? 固态电池被吹上了天,仿佛是新能源汽车的救命稻草。

标准制定确实进入了冲刺阶段,但别忘了,标准只是入场券,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一汽、北航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制定标准,看似阵容豪华,但最终能否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先导智能拿到了4亿元的全固态电池设备订单,看似“赢在起跑线”,但客户主要在海外。 国内头部车企的订单,还停留在“预计”阶段。

比亚迪8月销量回升 + 固态电池获新突破!新能源机遇不容忽视-有驾

设备先行,材料紧随其后,硫化物电解质更是被捧上了天,单吨价格高达千万元级别。 容百、当升、道氏、国瓷、泰坦等企业纷纷入局,但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技术实力。

别忘了,固态电池的安全性、续航里程、成本等问题,都还没能彻底解决。 全球动力电池:亚洲称王,欧美受气? 中信证券引用的SNE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03GWh,同比增长30.8%。

但仔细一看,这增长主要靠亚洲市场拉动。 比亚迪在亚洲市场稳居第一,份额高达27.4%,超过了宁德时代和LGES。

但在北美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松下、LGES、SDI占据前三,宁德时代只能屈居第四。 这说明啥?欧美市场对中国电池企业,依旧抱有戒心。

比亚迪8月销量回升 + 固态电池获新突破!新能源机遇不容忽视-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地区的单车带电量差异巨大。 北美BEV单车平均带电量高达89.2KWh,远超欧洲和中国。

这背后,既有消费习惯的差异,也有政策导向的影响。 电池企业想要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就得“看人下菜碟”,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名利场,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 技术是敲门砖,但市场才是试金石。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新能源汽车,不能只看参数,更要看口碑、看服务、看售后。 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忽悠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说白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技术变革、政策调整、市场竞争,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改变行业的走向。

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行业的发展,别盲目跟风,更别被割韭菜。 所以,你觉得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会是“风光无限”,还是“一地鸡毛”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