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辆车,比点外卖还热闹?

打开手机,不是这个品牌宣布降价5万,就是那个新势力直播发“权益包”,再不就是大佬们在车展上互蹭热度,搞得跟追星现场似的。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车主气得蹦起来——刚提车一个月,官网直降3万,这谁受得了?可换个角度想,车企也难啊,不降吧,没人买;降了吧,老车主骂,自己还亏钱。那为啥还要打价格战?图个痛快?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说白了,这不是在做生意,这是在抢“生存门票”。

咱们来看看现实: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企要想真正回本儿,年销量得干到36万辆起步。可你数数,真能摸到这条线的有几个?比亚迪支棱起来了,吉利、长安也算稳住阵脚,但更多品牌还在生死线上反复横跳。销量一旦掉下去,库存压着、产线空转、供应商催款、投资人撤资,四面楚歌。这时候别说赚钱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就说大众吧,曾经的“神车制造机”,这几年在中国市场跌冒烟了。2024年二季度直接亏损,德国总部都开始裁员。堂堂全球巨头,走路都快摇头晃脑不起来了。反观比亚迪,靠规模效应把成本压到极致,卖得越多赚得越稳,这就是**“卖得多=活得久”的硬道理**。

所以你看,为啥方程豹一口气把豹5拉到23.98万起?原本定位30万+的硬派SUV,直接杀进主流区间。结果呢?上半年不到2万辆,降价后全年冲到5万,这叫什么?这叫用短期亏损换长期入场券。蔚来也一样,100kWh电池包直降2万,新车同步调价,表面看是“真香”,背后其实是怕被甩下车。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但问题来了,价格战打得爽,消费者真的全盘买单吗?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就在犹豫:“现在买,万一三个月后又降2万怎么办?”更有人调侃:“买车像炒股,抄底最难。”可车企也没办法,你不打,别人打,市场就这么大,天塌了也要先活下去。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除了降价,另一个战场就是——流量。

雷军北京车展直播,一场下来几千万观看,周鸿祎坐着小米SU7到处串门,连王传福都被拍到亲自试驾新车。这些画面一出,热搜立马就上。你说这是卖车还是卖人设?其实都是。现在的车,早就不是四个轮子加沙发那么简单,它得有故事、有人设、能出片。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比如仰望U8,百万级国产硬派越野,百公里加速3秒多,还能原地掉头。你说多少人真会买?可能不多,但它让整个品牌“上桌第一个动筷”——高端形象立住了。极氪009 GV80,后排两张航空座椅,配上冰箱彩电大沙发,直接变身“床车天花板”。这些车不一定走量,但它们让品牌有了话题,有了排面。

再看特斯拉,典型的“车界网红”,从来不主动打广告,靠马斯克一张嘴和自动驾驶话题,常年霸榜关注度。可2024年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说明啥?流量不等于订单,热度终究要被真金白银兑现。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那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

我们拿三款热门中大型SUV来对比:理想L8、问界M7、丰田汉兰达。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理想L8,家庭用户心中的“奶爸神车”,六座布局、屏幕一堆、辅助驾驶拉满,舒适性配置顶呱呱。但缺点也有,纯电续航短了点,长途出行还得依赖增程器,油耗比宣传的高那么一丢丢,算不上省油小能手。

问界M7,华为加持的“智能代表”,鸿蒙座舱用起来确实丝滑,语音控制反应快,L2级辅助驾驶体验接近新势力。可底盘质感和悬挂调校嘛,走烂路有点颠,老司机开完直摇头,说“智能化满分,机械素质及格”。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再看汉兰达,老咕噜棒子级别选手,技术不算新,内饰塑料感强,车机系统卡成PPT。但它胜在皮实耐用,三年保值率依然坚挺,油耗稳定,维修便宜。很多人说它“ boring but reliable(无聊但靠谱)”,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这三款车,代表三种思路:理想主打场景化需求,问界押注智能化,汉兰达坚守可靠性。你会怎么选?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啥车企宁可亏钱也要卖?

因为在这个时代,第一不是荣耀,而是生存权。只要还在牌桌上,就有翻盘机会。技术可以迭代,产品可以升级,生态可以搭建,但一旦退出市场,就什么都没了。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所以你会看到,有的品牌一边降价一边推新车,一边搞直播一边建超充站。他们不是疯了,是在多线作战——价格战抢用户,流量战抢关注,技术战抢未来。

有人说,这样下去行业要崩。但我倒觉得,这才是健康的洗牌。那些靠吹牛、炒概念的“网红车”,迟早被淘汰;而真正能把产品、成本、服务拧成一股绳的品牌,才能笑到最后。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想想福特当年把T型车卖到260美元,全世界都说他疯了,结果人家靠规模效应赚翻了。今天的中国车企,某种程度上也在走这条路。

所以最后我想问你: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这样的中国汽车市场,你觉得是乱象还是生机?

面对动不动就降价的车市,你还敢轻易下手吗?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如果是你,理想、问界、汉兰达,你喜欢那个车呢?

降价换销量,流量争夺战为何愈演愈烈-有驾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