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车的是个人,他们就能停下来帮帮忙。附近酒吧的酒保看着街角那辆悄无声息停下的Waymo无人驾驶车,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车底,是奇巧,旧金山第16街兰达市场那只无人不晓的虎斑猫。
整个旧金山都知道奇巧,这只九岁的猫咪不只属于店主迈克·泽丹,它像是这条街的巡逻官,用自己毛茸茸的身体给每个进店的人带来慰藉。泽丹说,它天生就属于这里,不怕狗,不怕人,友好得像个特别的店员。人们爱它,是真的爱它。周一晚上十一点半,这份爱被碾碎了。
接到电话时泽丹还在床上,电话那头告诉他,有辆Waymo机器人出租车,撞了奇巧。他赶到时,猫咪已经被从车底拽了出来,紧急送往动物医院,但一切都晚了。那辆肇事的自动驾驶车,在碾过一个鲜活的生命后,只是在附近街角停了一会儿,仿佛什么都未发生。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简单,却又让人怒火中烧。有人立马匿名投诉,指控Waymo既没有减速,也没有转向,根本没尝试过避让。如果Waymo在黑夜里连一只小动物都识别不了,它就不该上路。这句话,像是扔进火药桶里的一根火柴。
商店外很快堆起了纪念物,照片、蜡烛、鲜花,还有一张标语写着:摧毁韦莫,拯救猫咪! 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更直接,一条评论说:被Waymo撞死?这意味着宣战。 这已经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场战争的导火索,关于技术与生命的战争。
这件事最让人心寒的地方,藏在Waymo联合首席执行官特凯德拉·马瓦卡纳说过的话里。她早就警告过,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越来越普及,致命碰撞将不可避免。她甚至给出了一个冰冷的数据,自动驾驶能减少约90%的交通事故,但无法完全杜绝。奇巧,似乎就是那被提前计算好的、可以被牺牲的10%。
马瓦卡纳补充说: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坦诚的对话,承认我们知道它并非完美无缺。 这种坦诚,在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当一个具体的、温暖的生命,变成了报表上一个不完美的注脚,所有的宏大叙事都显得苍白无力。
当时正开着车跟在这辆Waymo后面的杰夫·克莱因,后来告诉媒体,他亲眼看到那辆车处于失控状态。人行道上的人开始尖叫,然后从车底下拉出了奇巧的身体。那种画面,比任何数据都更有冲击力。
Waymo,这个从谷歌自动驾驶项目脱胎出来的科技巨头,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运营了许久,从西海岸到亚特兰大、奥斯汀,甚至拿到了在纽约测试的许可。他们的扩张版图,建立在一种大数定律的安全之上,但这个定律,对迈克·泽丹毫无意义。
他只是觉得,店里再也听不到奇巧那小爪子啪嗒啪嗒的声音了,那种感觉,会让整个商店都变得不一样。这种损失,没有任何技术进步能够弥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