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

大家好,我是老札,今天来说点有趣的事:当咱们还在把“老头乐”贴上“廉价货”的标签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反倒把类似的K-Car视作“神车”。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想搞清楚中国汽车到底有多难闯进日本市场,以及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突破点,就得从这把叫K-Car的“钥匙”开始聊起。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民众的刚需,巨头的鸡肋

东京可是个挺神奇的城市,看看整个日本,平均每户家庭拥有1.06辆车,这算是正常水平,可一到东京,这个数字一下子就降到了0.32辆,真是差远了。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在东京的市民日常出门,真正靠私家车出行的人不过就12%,反观北京的市中心区域,这个比例已经到了25%,差距明显。

原因其实藏在东京那密密麻麻的街景当中,这座城市的主要样貌,是由一座座被称为“一户建”的独栋小楼堆砌而成的。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这种建筑布局把整个城市的道路网划得支离破碎,楼宇之间的小巷狭得令人咂舌,很多时候只够一辆车勉强挤过去。

在这样的地方开车,简直就像修炼似的,两车相遇的时候,迟早有一方得忍让,得倒上一大段路才能让开。车子刮擦碰撞,那可是家常便饭,跟喝水差不多轻松自在。

所以说,那些在中国特别火的SUV、MPV或者越野车,在东京根本就不怎么样,基本没人理睬。相反,尺寸小巧的K-Car就变成了唯一的希望,成了大家的首选。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在东京,这些车辆的在册比例超过了35%,每年的新车销售中,它们更是占了差不多40%的份额。这不是随意挑选,而是环境压力逼出来的刚性需求。

虽然市场规模这么大,东京的这些车在丰田、本田、铃木这些日本大厂眼里,却几乎算不上什么重点。到底为啥啊?就是两个字——利润。

一辆大概售价170万日元的K-Car,厂家费尽心思地搞出来,最后赚的钱还不到10万日元。这点利润,对那些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的大牌车企来说,根本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它们的战略核心和精力,早就全都放在海外市场了。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美国市场可谓是他们的“钱袋子”,那边的老百姓都爱开大皮卡,而中国的消费者则偏爱SUV和MPV,中东的土豪们更喜欢越野车,对这几类车的兴趣真是各有不同。

在这些地区,一款车的利润率轻轻松松就能突破20%,为了守住美国市场,他们甚至可以在关税压力下迅速让步。

跟他们比起来,本土的K-Car市场早就稳稳当当了,没啥紧迫感。翻翻他们的年度计划,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也就图个安稳,充其量就是混混日子,差不多了。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这种供需不匹配得特别厉害,老百姓又非常依赖,而那些产业大佬又漠不关心,搞出了一种巨大的市场压力,一个还空着等待填补的空白。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昔日的诅咒今日的温床

一直以来把切割东京道路的“一户建”看作是城市汽车生态的毒瘤,但谁也没想到,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个“毒瘤”竟然奇迹般变成了一个超级有利的优势。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虽然“一户建”会让道路显得狭窄,但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独立的停车位。这么一来,装个私人充电桩变得特别容易,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出人意料的价值反转,正好击中了日本车企的软肋。就在中国车企准备把电动K-Car推向他们家门口的时候,日本本土的厂商在K-Car电动化转型上的步伐竟然如此缓慢,令人难以置信。

到今年为止的数据显示,日本K-Car市场上纯电动车的比例居然只有大概1%,这数字听着就像在开玩笑似的。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更令人头疼的是成本问题,国产的电动K-Car,价格本身就比同档次的日系燃油车便宜了三成多,这算得上是一种“降维打击”。

再加上是电动车的身份,可以直接躲开日本高达40%的燃油税,使用成本也跟着大幅降低,一方面买车的钱少,另一方面用车的花销也少,这样的双重优势,让中国品牌看到前所未有的机会。

那个曾经被认为限制发展的城市布局,加上高涨的燃油税,一起为电动K-Car打造了一个还没有被日本厂商注意到,或者说他们懒得去关注的“绝佳土壤”。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现在正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次机遇,更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让中国汽车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变得近在咫尺,真是令人激动人心的时机。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傲慢铸成壁垒,钥匙就在眼前

对于这个逐步显现的差距,日本政府早就意识到潜在的风险,也开始有点焦虑,他们纷纷推出各种措施,例如减免税费、免除停车费,想要拉快本土的K-Car尽快转向电动化。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但日本车企的反应却挺冷淡的,甚至说得上带点傲慢,这份傲慢可不是因为无知,而是深埋在他们长期全球化成功的路线上,根深蒂固。

在他们眼里,K-Car这种利润微薄的小车市场根本不足以成为什么根本性威胁,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潮。而且,他们从心底低估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决心以及发展速度。

正是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强项,把那些被看作微不足道的小买卖,凭借极高的效率和极致的成本把控,变成了一个庞大而牢固的产业巨头。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目前,日本政府和国内大企业对危机的感知出现了明显的“温差”——一方是焦急得团团转,另一方却悠然自得地坐在钓鱼台上。这种差距,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隐患。

K-Car就像一把迷你的小钥匙,专门用来打开那扇看似牢不可破的日本汽车市场大门。

一旦靠着价格和技术差距捅开一个缝隙,那背后可是有咱们中国那条非常成熟、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在支撑。之后能想象的空间,真是大得不得了。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这让人忍不住会联想到当年日本汽车怎么一点点踏入国际市场的过程,真是让人觉得事情总是出奇地相像。

年长者乐成为日本热销品?日本企业不青睐的产业-有驾

结语

其实呀,只要一个企业一旦迷恋上外部市场那高得让人心动的利润,忽略了自己国门内的关键需求和变化,那就等于自己把开门的钥匙递到了竞争者手里,真是有点自投罗网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