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也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那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比亚迪,准备推出一款全新的大型SUV,有消息说可能会叫“大唐”,目标售价直接冲着40万元这个级别去了。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讨论得可就多了。
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就一个:一个挂着比亚迪车标的车,卖到40万,咱们普通老百姓,会愿意掏这个钱吗?
这事儿背后,可不仅仅是定个价那么简单,它关系到一个国产品牌的志气,也关系到市场认不认可,更关系到我们每个消费者心里那本账到底是怎么算的。
咱们先看看这台传闻中的“大唐”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最近总有人在路上拍到一台用厚厚伪装布盖着的大家伙,看那个轮廓和尺寸,就不是一般角色。
很多人都猜,这基本就是把之前在车展上亮过相,那台非常科幻、非常霸气的“王朝-D”概念车给造成实物了。
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顶梁柱,也就是最贵的旗舰车型,那配置肯定是往最高了给。
你能想到的比亚迪看家本领,估计都会在这台车上看到。
比如那个听着就很厉害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带激光雷达的顶配版本,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还有之前在仰望U8上那个能从车里飞出去的无人机,估计在这台车上,只要你愿意加钱,也能给你安排上。
总而言之,这台车就是比亚迪想告诉大家:我在王朝这个系列里,能给到你的最好的技术、最豪华的体验,都在这儿了。
车是好车,这没得说,但问题就出在了价格上。
当“40万”这个数字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么贵?”。
这个反应很正常,因为咱们得看看现实情况。
就拿比亚迪现在卖得不错的唐系列来说吧,尺寸加长、配置升级的唐L,起步价也才23万不到。
咱们再看一个实在的数字,根据公开的销量数据,今年6月份,比亚迪唐家族,把插电混动和纯电版本全算上,一个月总共卖了六千多台。
这个成绩在竞争已经跟打仗一样的20多万SUV市场里,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吃力。
这说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心里,比亚迪王朝网这个牌子,它能撑起来的价格,可能主要还是集中在15万到25万这个范围。
一旦价格超过了25万,很多人就开始要掂量掂量,要多对比几家了。
这就好比你家楼下那家开了好多年的家常菜馆,菜做得好吃,价格也实惠,大家都爱去。
突然有一天,他家重新装修得金碧辉煌,然后跟你说现在一个拍黄瓜要一百块,你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觉得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馆子吗?
所以,当“大唐”要一步迈到40万这个台阶上时,大家的疑问自然就更多了。
很多人会直接在心里打个问号:我花40万,能选的牌子太多了,为什么非要买一个比亚迪呢?
我加点钱去看看理想L8、问界M7,甚至看看你比亚迪自家的方程豹豹8,它不也挺好吗?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更有趣的话题:比亚迪现在是不是自己家里人在“打架”?
咱们可以梳理一下比亚迪现在的产品线,那可真是人丁兴旺。
王朝网和海洋网,是比亚迪的基本盘,主要负责打10万到30万这个最主流的市场,是挣销量的主力军。
往上走,有个叫“腾势”的品牌,它定位的是豪华,主攻30万到50万的市场,直接对手就是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
再旁边,又新开了一个叫“方程豹”的品牌,专门玩硬派越野和个性化,价格也在40万到60万这个区间。
最顶上,还有一个百万级的“仰望”,那是比亚迪的技术招牌,用来提升整个品牌形象的。
这么一看,本来各个品牌分工挺明确的。
可现在,作为基本盘的王朝网,突然要推出一个40万的“大唐”,这就让局面变得复杂了。
它一只脚踏进了腾势的豪华舒适圈,另一只脚又跟方程豹的价格区间有了重叠。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几个兄弟本来各有一摊生意,井水不犯河水。
现在管着家里粮仓的大哥(王朝网)突然说,我也要去做高端定制西装(腾势的领域),还要去搞户外探险装备(方程豹的领域),那家里人能不觉得乱吗?
当然,从比亚迪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幸福的烦恼”,说明企业发展得好,产品线足够丰富,可以去尝试覆盖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确实容易造成选择上的困惑。
说到底,比亚迪费这么大劲,非要推出一款40万的车,图的是什么呢?
其实目标很明确,就是“品牌向上”。
没有哪个企业愿意一辈子只做“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随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牛,比如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都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造车的成本自然也上去了,那它就必然想要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把自己的品牌形象往上抬一抬。
这是所有强大起来的中国品牌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一口气,为了在国际舞台上有更重的话语权。
但是,这条路非常难走。
因为当一辆车的价格到了40万这个级别,我们消费者考虑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买一台15万的车,我们可能最关心的是它省不省油、空间大不大、耐不耐用。
但买一台40万的车,除了这些基本素质,我们还会考虑很多感性的东西。
比如,“面子”问题,也就是这辆车的社交属性。
开出去,这个车标能不能让你觉得有面子?
能不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长久以来,奔驰、宝马、奥迪为什么能卖那么贵,很大程度上就是卖的那个标,卖的是几十年上百年积累下来的豪华品牌形象和身份认同。
比亚迪的技术再强,但“B-Y-D”这三个字母,在很多人心里的分量,要达到和那些传统豪华品牌一样,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累和证明。
所以,要想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花40万买单,这台“大唐”就必须拿出碾压同价位所有对手的实力,它不能只是“还不错”,它必须要在某一方面或者几方面做到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哇,这钱花得太值了!”。
只有当产品本身带给你的价值感,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时,大家才会忽略掉品牌上的一点点顾虑。
最终,市场会不会为这台40万的“大唐”买单,还得看它自己端上来的这盘菜,到底够不够硬,够不够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