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

电动车24小时跑5479公里

24小时跑了5479公里,奔驰这次又刷新了纪录!他们在意大利的纳多赛道上,用AMG GT XX概念车,一口气跑出了这个惊人的成绩,创下了电动车在24小时内行驶最远距离的新纪录。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

最近这段时间,“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突然火了。之前小米YU7搞了个24小时耐力挑战赛,一口气跑了3944公里,把雷军都给激动坏了,直接发微博庆祝。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没过两个月,全新小鹏P7就已经跑了3961公里,雷军还说:“欢迎更多厂商来参与。”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电动车耐力赛纪录

去年的时候,奔驰CLLA的原型车也参加过24小时耐力赛,跑出了3717公里的成绩。

最早发起这个挑战的是2019年的保时捷Taycan,当时它在24小时内跑了3425公里。

从2019年到现在,各大车企一直在不断推出新车型,但纯电动车在24小时续航耐力赛上的成绩,还是没突破4000公里大关。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奔驰创5479公里纪录

所以当奔驰拿出24小时跑出5479公里的数据,连雷军都忍不住在微博上夸了一句:“太厉害了,这成绩有点夸张啊!”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纯电车难敌奔驰概念车

听起来好像有一种感觉,就是纯电车在24小时续航耐力赛这种游戏里,可能要被奔驰给“终结”了。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到底有多难呢?

首先,最大的区别是:奔驰的AMG GT XX概念车,根本就不是一辆量产车,它只是一个概念作品,用来展示技术或者做测试用的。所以跟我们平时看到的量产电动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奔驰挑战细节揭秘

我们来仔细看看奔驰这次成功挑战背后的一些细节:

这次挑战是在意大利的Nardò赛道进行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24小时内跑了5479公里,这个成绩确实挺牛的。

不过,整个测试可不是只用了24小时,而是整整连续跑了7天13小时24分7秒。总里程达到了40075公里,相当于绕了3177圈,平均每天能跑将近5307公里,整个路程几乎接近地球的周长!

而那5479公里的单日成绩,其实只是整个测试中一天的最高纪录而已。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8天极限测试挑战

这次挑战其实有两辆奔驰AMG GT XX概念车一起参加,它们同时上路,主要是互相做个备份,万一有一台出问题,另一台还能继续跑。结果这两辆车的成绩差别特别小,只差了25公里。

为了完成这8天高强度的测试,奔驰还请来了17个车手,里面还有一些F1赛车手。他们采取的是每两个小时轮换一次的方式,轮流开车,保证车子一直不停地跑。

整个测试过程中,车子的速度基本都维持在300公里每小时左右。其实这辆AMG GT XX概念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60公里,但工程师们发现,300公里每小时是速度和充电效率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所以就选了这个速度来测试。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AMG GT XX充电能力揭秘

咱们来聊聊奔驰AMG GT XX概念车的充电能力,这台车的平均充电功率竟然能达到850千瓦!注意啊,这个850千瓦是平均功率,不是它能瞬间达到的最大功率。估计它的峰值功率可能还能冲到1000千瓦左右。

而且,这台车在整整8天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速行驶——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再加上高负载电机输出和电池快速充放电,整个过程几乎没停过,节奏非常紧凑。

虽然这是一台概念车,但你也能看出来,奔驰这次挑战有多难,难度真的不低。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这次挑战的核心,这台AMG GT XX概念车到底还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亮点呢?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轴向磁通电机技术解析

“掀桌子”?其实奔驰AMG GT XX概念车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发布了,它是基于奔驰AMG.EA纯电平台打造的,最大的亮点就是用上了F1的驱动技术。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比如说轴向磁通电机。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其实就是一种磁通方向和电机旋转轴平行的电动机。它的定子和转子是像盘子一样平行排列的,所以也叫盘式电机。

而我们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用的都是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磁场是沿着电机半径方向的。跟这种径向磁通电机相比,轴向磁通电机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轴向磁通电机优势

首先,这个结构设计非常紧凑,而且特别轻。比如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就用了三台轴向磁通电机,特别是后轴的两台,单个电机的厚度才大概8厘米左右,每台还不到28公斤重。

因为体积小,轴向磁通电机在功率和扭矩上都特别强,功率密度是传统径向电机的三倍,性能相当厉害。

再加上它这种扁平化的结构,特别适合用在分布式电驱系统里,比如说轮毂电机或者轮边电机这种地方。另外,轴向磁通电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低速的时候能输出很大的扭矩,响应也更快。

在AMG GT XX这辆车上,总共装了三台这样的电机。前轴的那台平时是待机状态,后轴的两台则连接着行星齿轮组和逆变器,而且它们都被集成在一个壳体里面,形成了“前一后二”的三电机布局。这套动力系统能输出超过1000千瓦(也就是1360马力)的动力,性能简直爆表。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轴向磁通电机技术

不过轴向磁通电机的难点就在于制造成本高,再加上它那种扁平的结构,散热路径比较长,所以奔驰AMG GT XX概念车上装的三台轴向磁通电机,用的是油冷来散热,而且是定子和转子都单独走油冷回路,这样就算在300公里每小时这种高速连续运行的情况下,电机绕组的温度也能控制得挺好。

除了有厉害的电机,这辆车还配备了源自F1赛车的高性能四元电池,还有电芯直接冷却系统,以及800伏的高压架构,这些都是很先进的配置。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三元锂电池一般用的是NCM(镍钴锰酸锂)或者NCA(镍钴铝酸锂),但奔驰AMG GT XX用的四元电池就不一样了,它的正极材料是NCMA(镍/钴/锰/铝),同时负极还用了硅基材料,这在电池技术上算是一个挺大的升级。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新四元电池技术亮点

这新四元电池的厉害之处在于,单个电芯的能量密度能达到302瓦时/千克,特别能打。而且每个电芯都用了一种高科技冷却剂,直接接触冷却,也就是说从电芯本身就开始解决散热问题了,真的挺牛的。

整个电池包里面装了3000多个圆柱电芯,总容量大概有115千瓦时。在800伏的电压架构下,平均充电功率能达到850千瓦,只要充个5分钟,就能增加大约400公里的WLTP续航里程,提速真的很快。

当然了,像这种24小时续航耐力赛,光靠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强还不够,风阻也是关键因素。比如奔驰那边的数据就显示,AMG GT XX概念车在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大约83%的动力都被用来克服空气阻力了,所以车子设计得越流线,跑得就越远。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AMG GT XX概念车风阻设计

整个奔驰AMG GT XX概念车的风阻系数达到了惊人的0.198,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主要是因为作为一款概念车,它能用上很多很酷的创新设计。

比如说,它装了带可变叶片的空气动力学轮毂,不仅能减少风阻,还能帮助刹车系统散热。还有就是超跑风格的车身和底部造型,利用了“文丘里效应”——也就是在车底和地面之间形成一种吸力,这种吸力可以像传统跑车的尾翼一样提供下压力,但好处是不仅降低了风阻,还能提升刹车性能。

不过,纯电车参加24小时耐力赛其实挺难的,毕竟像勒芒这样的赛事,本身就是三大汽车赛事之一,比赛时间就是24小时。而且现在勒芒赛车还不是纯电动的。如果是纯电动车的话,得持续保持200甚至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电机要一直高负荷运转,电池也要频繁充放电,这对热管理系统来说是个大挑战。而这次奔驰直接跑了将近8天,这操作有点太狠了,简直是在“掀桌子”啊。

奔驰纯电逆袭!超越小米小鹏-有驾

奔驰概念车技术展示

不过概念车嘛,毕竟跟量产车还是不一样的,其他车企继续玩纯电车24小时耐力赛应该没问题。

这次奔驰算是有点“秀肌肉”了,用的都是F1级别的技术,比如轴向磁通电机、四元圆柱电池、电芯直冷这些,感觉是在炫技。

其实这也是在为以后的量产电动车做技术铺垫,所以咱们还是挺期待奔驰未来的纯电动产品能带来什么惊喜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