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露天矿上演科幻大片!百辆无人卡车在零下40℃自己跑,7人遥控100车

内蒙古露天矿上演科幻大片!百辆无人卡车在零下40℃自己跑,7人遥控100车-有驾

手机信号栏里悄悄多出来的那个“A”,正在内蒙古的煤矿里导演一场真实版的科幻大片。

想象一下,100辆比两层楼还高的巨型卡车,在零下40℃的极寒矿区里穿梭运煤,车上没有司机,却秩序井然。这可不是好莱坞电影,而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伊敏露天矿的真实场景!

全球首个5G-A露天矿就在这里落地,百台名为“华能睿驰”的无人电动矿卡正式上岗。这些“钢铁巨兽”不仅自己会看路、会绕开障碍物,还能在6分钟内完成换电,堪比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那么简单快捷。

01 无人矿卡:草原上的“钢铁打工兽”

这些矿卡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卡车完全不同:它们没有驾驶室,车头位置只有两根竖起的传感器,就像两只触角。

每台车能扛90吨的重量,连车自身重达135吨,相当于近百辆小汽车的重量。但它们干活比人还精细,能在40米能见度的暴风雪、沙尘天气中识别障碍物,并自动绕行。

最厉害的是,这些矿卡具备了“团队协作”意识:基于华为云技术,它们能实时共享路况信息,实现“一车停,全队知;在哪停,提前知”。

如此一来,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驾驶的120%,相当于100辆车干出了120辆车的活儿。

02 5G-A网络:矿区的“超级WIFI”

你可能最近发现手机信号栏从5G变成了5G-A,但可能不知道这个“A”有多厉害。在伊敏矿区,5G-A网络就像是覆盖整个矿区的“超级WIFI”。

它比普通5G快得多,上行速率达到500Mbps,时延只有20毫秒。20毫秒是什么概念?普通人眨一下眼大约需要300-400毫秒,这些矿卡之间的信息传输比眨眼快20倍!

矿区里改造了16座5G基站,单个基站就能覆盖500-600米,满足上百台矿卡同时传输高清视频数据的需求。没有这种网络,无人矿卡就像没有信号的手机——再智能也发挥不了作用。

03 极寒挑战:-40℃照样干活不停工

伊敏露天矿地处呼伦贝尔草原,冬季平均气温-22℃,最低可达-48.5℃以下,泼水成冰不是传说。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传统柴油车都可能“罢工”,但这些无人电动矿卡装备了耐低温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在零下40℃依然稳定工作

矿区还建设了光伏电站,为矿卡提供绿色电能,形成“光储充换”一体化的零碳能源循环。百台矿卡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相当于种了数百万棵树。

04 安全升级:矿工从“前线”进入“指挥部”

矿业曾是高风险行业,但5G-A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车-云-网”协同,现在矿工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矿区里,司机要在颠簸的矿坑里每天驾驶数小时,而现在只需7名工作人员就能在控制中心调度100台矿卡运行。

工作人员从危险的驾驶室走进了舒适的控制中心,实现了人员与装备、恶劣环境的物理隔离,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05 未来展望:2026年将投入300台无人矿卡

伊敏矿区的成功只是开始。到2026年,该矿计划将无人电动矿卡数量扩大到300台,届时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

5G-A技术的应用正从矿山走向千行百业。在低空经济领域,5G-A通感一体技术助力无人机物流配送;在智慧港口,实现近海船只实时监控。

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建成5G基站439.5万个,5G-A基站突破1.3万个,86个城市启动万兆光网试点部署。5G-A试点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重点场景。

从煤矿到港口,从智能制造到低空飞行,5G-A这张无形的网络正在为各行各业注入智能动能。无人矿卡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活得更安全、更舒适

也许不久的将来,当你看到手机信号栏里的“A”时,会想起内蒙古草原上那些自信穿梭的“钢铁巨兽”,它们正承载着中国智能制造的梦想,稳健前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