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

长城宣布要推中国超级V8跑车,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去年我在做研发供链分析时,第一次听到V8这个词,是因为某个供应商给我推了个新款排气系统,宣称这个排气能让发动机动力提升10%,其实大部分配件还是进口的(不骗你,内部供应链的博弈你想象不到)。现在长城能自己搞出个V8,真让我觉得国产车在技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先说说这款车的背景吧。魏建军说得挺硬气,准备了四五年,要为国争光。我在想,长城真能打破欧美垄断不吹牛?毕竟,研发一台真正的超跑,光发动机做出来还不算完。你得考虑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甚至传动系统。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否则白搞一场。

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有驾

我记得去年某个国内中型车企搞了个新引擎,马力也达到500Ps,峰值扭矩700Nm,那叫一个猛,但实际操控感受,油门线性还差点意思。长城这次自研的V8,549Ps、800Nm,听着就牛逼。这数字还得打个折扣——毕竟,跑车追求的不是数字堆砌,更是调校和调性。一辆法拉利SF90中,发动机和动力调教都天衣无缝;这就像开车时那油门反应的灵敏度,差一点都能感觉到。

这里有个问题:这么大一台V8超跑,成本不说,维护和折旧怎么考虑?我猜,长城造这种车,估计每百公里成本得个7块钱左右(粗算的),比普通SUV高出不少,但保值率会打折扣。毕竟,个性化的超级跑车,真正能卖的也就几百台——这个市场,还是那么小。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车跟同级别的进口跑车比咋样?我偷偷摸摸观察了一下,假如价格相差不多(比如均价可能30万左右),能不能在操控、体验上打个平手?以我个人经验看,国产超跑在悬挂调校、底盘反馈上还在追赶阶段。宣传里说后悬挂调得更运动、更稳定,但实际驾乘感受,要看那个底盘调校师傅怎么去调。

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有驾

你说,长城搞这个,是不是有点乱来?我倒觉得挺有趣。毕竟,做超级跑车绝不是随便一辆车加一台大引擎就成的。研发团队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套件、轻量化材料、底盘架构,甚至电子稳定系统。长城自研V8,尤其是打出热效率高达38.5%,让我觉得,他们绝对在日本和欧洲的技术圈里学过。

坦白讲,现在国内跑车,还是面子工程多一些。买的人多看颜值、品牌,而操控、零百加速这些,似乎还没有形成老百姓真正的衡量标准。就像朋友说的:你那车虽快,但跑高速时的稳定性还是得练练。我就想,这次长城的超跑,除了炫呢,真能有用吗?

关于研发流程,我还能补充一点。研发一辆超跑,不是在工厂里堆几块铝材拼拼图那么简单。你得做大量的仿真、造样、测试。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长城其实在海外引入了几位国际知名工程师,但不敢说全是国际团队。毕竟,追求原创和自主,是个漫长的路。

想到供应链方面,我也有点玩味。V8发动机用的那些高端零部件,比如活塞、涡轮、缸体,基本都得从海外进口。反正我猜测,国产V8核心零部件占比可能还不到60%。 long story short,想完全自主自研,短期内难以做到全国产。

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有驾

对了,我会想:这车如果真出来,标价会是多少?估计15万到20万人民币的门槛,动力部分硬件足够,操作感也会令人满意,但到底会不会让人买账?还是只看口号的话,未必。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觉得,目前国内哪个品牌、哪个车型最有潜力逐步走向自主越级?

说起我自己,偶尔会幻想,未来能否有一天,自己开的也是个国产超跑。但现实是,设计一辆超跑,不只是技术,还有市场、资金、品牌认同这些软性因子。长城在这方面虽然也说要打造中国跑车,但我更关心他们能否真把车调得像样。

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有驾

如果这次长城的V8超跑成功,也许,国产车的水平又能迎头赶上1-2个档次。我个人估算,百公里油耗,可能在12-14L,把发动机调得更运动,燃油经济性还是个难题。而如果要把它变成日常跑车,要考虑的细节还很多。

哦,对了,我还在想,长城为什么选这个时机发?毕竟,国外超跑市场,感觉门槛很高,竞争激烈。也许,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越发持包容态度。或者,魏建军看准了这个红利点,把目标放得更高一点。

问题是,这个车出来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噱头?我倒觉得,有点像国产品牌对标欧美的用意——能否突破固有认知,把性能做到够硬。这也让我想到:要不要期待,未来国产超跑还能带来惊喜呢?

长城汽车将推中国自主研发的V8超级跑车,目标对标法拉利,展示中国汽车制造的创新实力-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所有这些猜测都还没有证实。你猜,长城会不会安排真正让人心动的试驾版本?又或者,这个超级V8跑车,未来的市场反应会怎么样?可能,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