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车“缓刑”,滑板车“违禁”,凭什么“老头乐”就能横着走?

最近小区门口的气氛,有点像修仙小说里宗门大考前的紧张感,一堆街头纪律委员,也就是交警同志,跟门派长老一样,眼神犀利,专门盯着那些企图蒙混过关的“外门弟子”。

一打听,嘿,坏了菜了。

不是查酒驾,也不是抓间谍,而是专门给一些骑电动车的朋友们进行“道心”重塑。

超标车“缓刑”,滑板车“违禁”,凭什么“老头乐”就能横着走?-有驾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他们拦下的很多车,按理说,属于“天赋异禀”,天生就不需要驾照这种“凡间俗物”来证明自己。

但这并不妨碍长老们告诉你,你的修行之路,走窄了。

这里面水最深,也最能体现“不务正业”精神的,是两种车。

第一种,叫“超标电动车”,一个听上去就充满了原罪的名字。

这玩意儿,讲白了,就是当年各大厂商在规则的边缘大鹏展翅,疯狂试探的产物。速度、重量、体积,都突出一个“加大加大加大”。

它不是车,它是一头被注入了太多灵力的失控版坐骑。

当年为了消化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上面就给了一个“过渡期”,发了张“临时牌照”。

这个操作,我愿称之为“缓刑”。

意思就是,判你死刑,但允许你戴着镣铐,在菜市口蹦跶两年。

就像我们小区老王,去年喜提爱车,挂着那张蓝底白字的临时牌,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是获得了“免死金牌”。结果门口的长老直接把他拦下,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这头坐骑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本新手村,也就是城区。你要是敢骑着它去郊区那个高级副本“工业园”,那对不起,轻则口头警告,道心受损,重则直接没收坐骑,修为清零。

这还不是最骚的。

最骚的是,“缓刑”是有期限的。过渡期一到,甭管你的坐骑是九成新还是刚出厂,直接打为“违禁品”,连上路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个人生活中的完美体现。你以为你是在跟规则玩捉迷藏,实际上规则直接把地图给删了。

去年隔壁县就有很多道友,因为没算准大限之日,骑着心爱的坐着出门,直接被人连人带车一锅端了,罚款扣车一条龙。

这事儿就告诉你,不要心存侥幸,在绝对的规则面前,你的小聪明,屁用没有。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第二种,更是重量级,电动滑板车、独轮车这类“新时代法器”。

这玩意儿,更不讲道理。不用上牌,不用驾照,看起来自由得像一阵风。

但自由的代价,就是被踢出“交通工具”这个族谱。

交通法规里,给它的定位叫“滑行工具”。

什么叫滑行工具?我脚上穿个鞋套在结冰的路上滑,那也叫滑行工具。

前阵子小区里的小李,一个精神小伙,踩着他的风火轮就去菜市场,结果刚上主干道,就被长老拦住了。

长老告诉他,你这个法器,威力太大,只能在“洞府”,也就是小区、公园这种封闭结界里玩,不能拿到凡人的世界里来。你一没刹车灯,二没转向灯,防御力约等于零,简直就是移动的碰瓷大礼包。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有时候真的理解不了。我就是想去两公里外买根葱,我既不想发动我那个一吨半的铁棺材,也不想走路,我用个滑板车怎么了?

结果人家告诉我,不行,你这是在进行一种非常危险的“修仙”行为,会扰乱凡间秩序。

这种感觉,就像你手里有个任意门,但规定你只能用它来从卧室到厕所。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有人觉得晚上偷偷骑总行了吧?黑灯瞎火的,神不知鬼不觉。

朋友,你太小看这些马路上的NPC了,他们有夜间巡逻模式的。一旦被逮住,不仅暂扣你的风火轮,还要给你现场开一场“道法普及大会”。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现实比我的比喻更蠢。

说白了,这些规则的核心逻辑,就是一种反技术崇拜。你以为你掌握了电力驱动的奥秘,可以自由驰骋了?

错了。

真正的自动驾驶,真正的交通规则终结者,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而在横行霸道的老头乐。

你看那些大爷,开着个四轮小盒子,无视红绿灯,逆行当便饭,转弯不打灯。他们的核心逻辑是:只要我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所以,你看,无论是超标电动车,还是滑板车,它们的问题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它们不够“玄学”。

它们不像奔驰,买的人买的是那个标;也不像特斯拉,买的人买的是一种硅谷信仰。会买这些车的人,就是图个方便,图个性价比。

而一旦你开始讲性价比,你就输了。

在规则的制定者看来,所有讲性价比的行为,都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别琢磨了。这些规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的目的不是让你遵守,而是让你在试图理解它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就问你怕不怕?

反正,别想着跟规则讲道理,你一介凡人,跟天条较什么劲。

实在不行,就去买个老头乐吧,只要你心态够“老”,整个马路都是你的结界。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