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轰鸣 山城蝶变 中国摩托驶向全球智造新纪元

#科学颜论进行时#

钢铁轰鸣 山城蝶变 中国摩托驶向全球智造新纪元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人声鼎沸。钢铁洪流与热情人潮激烈碰撞。9月1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此启幕。950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空气里混合着机油味、咖啡香与全球化的气息。

这里不再是昔日的“世界工厂”。

宗申与隆鑫。这两大巨头首次联合同台展示。标志着中国摩托车产业格局的根本性重构。展台前。一位意大利设计顾问反复端详着赛科龙RA1000的曲线。“这些设计具有全球吸引力。彻底颠覆了对中国摩托的传统印象”。

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破浪远航的引擎。宗申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的声音响彻论坛:“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国际话语权!”

智联化。网联化。电动化。不可逆转。

赛科龙RA1000作为国产首款公升级运动巡航。搭载新一代智能车机系统。支持手机互联、导航投屏与实时车况显示。通过手机APP可实现远程解锁与启动。智能化体验直逼汽车。无极DS800X配备专业级ADV轮组与长行程可调减震系统。去年就已亮相欧洲米兰。

钢铁轰鸣 山城蝶变 中国摩托驶向全球智造新纪元-有驾

中国摩托正在经历从“功能导向”到“美学叙事”的跃升。

供应链的强磁效应同样令人瞩目。重庆及周边已形成完整产业集群。400余家零部件企业支撑着年产1000万辆整车的庞大制造能力。博世、德尔福、米其林等全球巨头在此设立研发中心。本土企业渝安减震的产品。已直接配套国际一线品牌。

数字背后是产业的质变。今年前7月。重庆出口摩托车361.8万辆。同比增长36%。全国每出口3辆摩托车。就有1辆带着“重庆造”。中大排量摩托车产量同比增长71.4%。

但规模上的“大”并不等同于价值上的“强”。

目前重庆生产的电摩产品。多数仍是售价5000元以下的中低端车型。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生产代步工具。更要思考如何创造更高的品牌价值”。

产业链“腰部”的关键环节依然存在挑战。决定性能的电喷系统、ABS防抱死系统等。本地配套能力尚显不足。在电动车领域。渝西产业集群还没有本土龙头动力电池企业。

如何突破?

钢铁轰鸣 山城蝶变 中国摩托驶向全球智造新纪元-有驾

重庆的答案是双轨并行。一方面精准引育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项目。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宗申集团牵头建设燃油摩托车“产业大脑”。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项目负责人邓森描述了一个智能图景:通过为每辆车加装“北斗芯”。可以提供精准导航、紧急救援甚至社交分享服务。将摩托车从孤立交通工具变为联网智能终端。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文化层面。

摩托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它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摩博会现场。复古机车展区弥漫着咖啡香气。硬核ADV展台旁陈列着露营装备。金卡纳情景体验赛让参与者感受“人车合一”的境界。

山城独特的地形为这种文化注入灵魂。高低起伏的道路和数不清的弯道。为骑行提供了天然乐园。摩博会期间。组委会精选11个具有重庆文化特色的骑行打卡场景。从山城巷到貮厂。推动摩托车文化进入大众娱乐消费视野。

全球化步伐也在加速。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额133.61亿元。同比增长48.4%。在欧美高端市场。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增长超过70%。

企业出海模式已然升级。宗申、隆鑫等企业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仓储物流中心甚至本地化组装厂。在东南亚。根据雨季特点调整电摩防水性能。在拉美。针对山路优化变速箱。这种深度参与使重庆企业从“世界工厂”的参与者。逐步成长为价值分享者。

钢铁轰鸣 山城蝶变 中国摩托驶向全球智造新纪元-有驾

未来何在?

左宗申已经看到更远的图景:增加摩博会赛事功能。结合重庆地形举办专业摩托车赛事。打造摩旅营地、驿站等文旅设施。推动重庆从“制造高地”迈向“全球摩托文旅高地”。

轰鸣的引擎声渐弱。第二十三届摩博会落幕。但重庆摩托产业的新征程刚刚开始。从山城出发。驶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这条路不再只是钢铁与橡胶的轨迹。更是价值与文化的航道。

中国摩托正全速前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