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层未干的极冻黑金属漆,铺在工厂的地面上,只有车间尽头那具正在组装的Z4车架,发出微弱的金属撞击声。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新皮革的味道。
如果你是其中一名工人,或许正站在流水线旁,怀里揣着一张“Z4 Final Edition”的订单。
你知道,这是一场告别,但没人会喊停,也不会有人落泪。
毕竟,停产,在宝马或者丰田的世界,是一场有条不紊的葬礼——只有流程、没有哀乐。
宝马G29 Z4即将停产的消息,其实并不算突如其来。
早在丰田北美公司确认GR Supra将在2026年3月结束生产的那一刻,懂行的人就已经听见了齿轮咬合之间的倒计时。
Z4和Supra,这对兄弟在平台、动力、供应链上纠缠不休,像是顺着一根输氧管呼吸的双胞胎。
Supra走了,Z4能撑多久?
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宝马对此的处理方式也很宝马:2026年2月至4月期间,极少量Z4 Final Edition将作为终章登场。
78,675美元的价格,再加上一系列“个性化”涂装、暗夜套件和内外饰升级,昭告天下,“最后的Z4,不止是Z4”。
如果你愿意为收藏情怀买单,这几百台Z4 Final Edition,会像拍卖场上的绝版邮票一样,成为车迷们暗藏在车库深处的纪念品。
专业视角来看,这一停产节点不是突发事件,而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必然选择。
平台共用的车型在合作终止后,单独维持生产,经济性和供应链协同都会迅速下降。
宝马不可能为了几百台Z4独立维持一条生产线——利润和情怀,永远不是对等的交易。
细节值得关注。
Z4 Final Edition基于M40i打造,配备3.0T直列六缸发动机,8速自动或6速手动变速箱。
手动挡专属的Handschalter Package,带来了悬架、转向、牵引力控制和M运动差速器的独特调校。
配色只有宝马个性化极冻黑,软顶是夜光黑,红色制动卡钳就像一抹讽刺的高光——毕竟,在这个电驱横行的年代,谁还会为红色卡钳买单?
内饰用黑色Vernasca皮革和Alcantara,红色对比缝线,M运动座椅,豪华配置拉满。
驾驶辅助、哈曼卡顿音响、抬头显示,全都不落下。
一切细节都精准地指向一件事:这不是一台为销量而生的Z4,而是为“收藏”与“仪式感”量身订做的“绝版货”。
从产品战略角度回望,这其实是豪华品牌的标准套路。
产品生命周期终结前,推出最后一代限量版,用更高的溢价和配置,把剩余产能和市场关注度榨干。
这不是冷酷,而是理性——在利润为王的商业社会里,情怀不是义务,利益才是KPI。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层不太好说破的现实——敞篷跑车的市场空间,正在被SUV和新能源车挤压得所剩无几。
在全球市场,Z4从未是走量车型。
中国市场对敞篷车的热情也早已消散。
即便在欧洲和美国,这类双座敞篷跑车的黄金年代也已经过去。
油价、排放、税收,乃至于中年危机的消费趋势,都在把Z4这类产品推向博物馆,而非高速公路。
说到这,我不得不自嘲一句:身为一个喜欢拆解数据和证据的人,每次遇到这种“绝版情怀车”,总觉得像是在法医室里做解剖——刀下的不是尸体,而是时间本身。
你可以细致入微地记录每一处技术升级、每一处工艺细节,但最终得到的结论,往往只是四个字:“一切如常”。
车型生命周期的终结,不过是又一个循序渐进的商业判断。
当然,宝马的决策依然值得玩味。
与Supra一同谢幕的,不仅仅是两个车标,而是整个ICE后驱敞篷跑车平台的未来。
其实,早在这代Z4诞生那一刻,宝马就已经开始向新能源和SUV倾斜。
Z4的停产,只是这条轨道上的又一块道钉被拔出。
但如果把视角放宽一点,你会发现,跑车的终结其实是一场全行业的“自然选择”。
在环保法规、碳排放目标、消费习惯三重压力下,个性化、非刚需的车型必然边缘化。
Z4 Final Edition的出现,像是对那句话的注解:“有些东西最美的时刻,就是它消失的瞬间。”
我倒是见过不少“绝版”的故事。
每次厂家宣布“最后一代”,总有媒体和车迷嚷嚷“情怀已死”,可三年后,他们又会在新平台、新动力下,为新一代产品欢呼。
情怀这东西,往往是最廉价的营销手段,也是最耐用的用户自我安慰。
宝马、丰田都很清楚,他们卖的不是Z4和Supra,而是一种“你来得及拥有”的错觉。
顺着这个逻辑再想一步:限量版,绝版车,真的会成为收藏界的“黑马”吗?
不见得。
大多数绝版车最终成了拍卖行的“库存”,被用作讲故事的道具。
只有极少数,因技术或文化符号地位,被后人铭记。
对宝马Z4 Final Edition来说,它的文化分量,远不及E30、E46这样的M3;对丰田Supra而言,A80的传奇光环也不是A90能复制的。
你可以说,这些停产和绝版,不过是汽车工业的一次次“体面谢幕”。
工程师们早已收拾好行李,转向电机、电池、自动驾驶的研发中心;设计师们在下一个SUV和跨界车模具上,继续雕琢所谓“未来感”。
留给Z4和Supra的,只剩下纪念册上的一页和车迷们的唏嘘。
写到这里,我甚至忍不住想问一句:在智能化、电动化铺天盖地的新时代,究竟还会有多少人为传统跑车的绝唱驻足?
还是说,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停产只会成为又一条不痛不痒的行业新闻?
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车轮终有停下的一刻。
而我们这些旁观者、分析者、爱好者,依然会在终章落幕时,习惯性地翻翻证据,数数螺丝,再写一份冷静克制的“停产报告”。
毕竟,情怀尚可售卖,理性才值长久。
你会为最后的Z4买单吗?
还是说,你也只是和我一样,用一双冷静的眼睛,见证又一段时代的落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