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别克这个品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传统、稳健、家用。但你知道吗?今年别克推出的增程式SUV——至境L7,尺寸比君越还大,纯电续航却达到了302公里。这个尺寸比语境,让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炫耀噱头,实际上用得很有讲究。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段先按下不表),发现它的三围是5032/1952/1500mm,轴距达到3000mm。这让我想起那天跟朋友聊天,他说:开大车感觉稳,使劲踩,油门踩得很稳。但问题是,后排空间是否真得大到躺平还能带娃?这得实操看看。
我还记得去年一个朋友试过一辆价位相差不远的豪华中型SUV,内饰精致,空间也够用,但动力响应明显不如这台。别克至境L7的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估算:大约相当于一个小马达的输出),峰值扭矩230N·m(略低于一辆卡车的扭矩,但对于日常用车来说够用)。但重在续航,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302公里。听起来挺给力的,尤其是它配置了40.2kWh的电池,算一算心算大概百公里电耗在14-15度左右(估算:偏保守一点,毕竟实际使用会更差点)。
这里我在想一个问题,满油满电,续航能到1400公里,说实话,这个数据是真的能落实到路上?还是说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理科大爆炸数据?毕竟这个价格区间,很多人对续航还是有偏执的。
说到技术,这车用了一台1.5T+高压增程,简单点说,就是一台大功率发电机+一小马达的组合,就像个二人转表演。油箱有60升,理论上油箱空了还能跑个700公里左右(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个数字是怎么算的?可能我心里总觉得油耗比官方标的略高点)。续航的实际表现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路况、载重、空调使用这些微小细节。
比起同提车的朋友那辆大品牌纯电SUV,它最吸引我的,是那种能跑长途+不会让我担心掉坑的感觉。你会不会觉得,增程车其实比纯电更像是融合版的未来?毕竟,现在充电桩还没铺开,家用充电器一充就是几个小时,真要跑远距离,还是得考虑油箱。
这款车的外观,也是我一开始有点被洗脑——前脸保留了标志性的L型灯组,看着挺犀利,跟普通别克的平庸比起来,确实多了点攻击性。我有个疑问:是不是设计师很喜欢鲨鱼嘴和龙骨元素,才让车看起来有点死忠风?——听你说,一些新潮元素确实会让人觉得年轻不少。轮圈19英寸的密辐式,确实像模仿豪华品牌的高级感,但你想象一下,轮圈这块是真的关心实际使用?还是仅仅为了颜值摆拍?我觉得,实操中,这样的轮辋对操控稳定性影响不大,但保养和爆胎那就麻烦。
内饰部分,也挺别克典型:10.25英寸仪表盘加15.6英寸中控屏+全景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我算了算,用的高通芯片,反应快得令人咂舌。喜欢这种科技配置的就会觉得真香,但普通用户会不会觉得配置多得晕头转向?
其实我也不想一味说技术好,毕竟还得想想实用性。比如后排座椅不能放倒,这会影响空间的灵活性。你是不是也觉得,豪华车就该多点折叠空间这种自行其是的小巧思?但我知道,增程动力的设计可能让车身结构更复杂,增加成本……(这段先按下不表)
还有个细节让我有点小心思,车尾贯穿式灯带,带点龙骨点阵灯,夜里效果真不错。可我还在想,这样的外观设计,是不是会在耐用性上多出点担心?毕竟灯带容易被刮到,个性越鲜明,维护反而越麻烦。这算不算看起来酷,实际用起来有点折腾的例证?
说到维护,小情绪来了:每次去4S店,我都在想,真的每辆车都得养成常保养的惯吗?像这辆别克至境L7,涉及的电池管理、增程系统,其实也挺科幻的。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像我们这种非行业内部人士,买了车之后到底懂多少车的内在密码?
最后这个问题扔给你,假设未来50年,增程车会不会变成主流?还是说,新能源的突破会让它形同过渡产品?毕竟,技术在不停演进,没有绝对的未来。你说,一辆车,最打动你拿出来就能用,顺手又省心的那一瞬间,背后藏的到底有多少技术在守护?
有时候,路边的行人或许没注意到,那个瞬间的小细节——比如一辆车的尾灯点亮,你的心情也会偏偏跟着跳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