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比亚迪遭三道雷劈,电车真能抗雷?老司机全流程揭秘

北海比亚迪遭三道雷劈,电车真能抗雷?老司机全流程揭秘

01

你敢信,南方夏天雷暴那么多,真有电车在高速被雷劈了还安然无恙。

上周我一个做汽车电气研发的哥们去广西出差,结果高速路边被堵的时候,亲眼看到一辆比亚迪宋PLUS EV冒着大雨低速经过,然后“啪啪啪”三道闪电,劈在车顶。

我第一反应是——完了,电池还不炸成烟花。

换你在旁边,估计也得下意识一抖。

02

可现实是啥?

司机没事,没被电成“跑得快”。

车也没趴窝,车主还心大,直接开走继续广西自驾。

我们后来找了厂家售后认识的人,冲到现场看这车——核心部件居然全都没事。

电池、电机、电控那仨大件检测下来看不出异常。

外观也没起泡也没焦,只是车顶上留下两块黑乎乎的灼痕,跟香肠烤糊了似的。

别说玻璃,车内饰板,连轮胎都没烧花一块。

03

那为啥会这样?

好多朋友问我,电车不是电路密密麻麻吗,被雷一击不是直接“短路”了嘛。

打个比方。

其实你看现如今的新能源,其实安全性有点像金属鸟笼原理。

车壳本身导电非常厉害。

雷电直接劈下来,电流都会顺着车体表面流走,往地面导。

电池、电控那些敏感零部件,有多重绝缘,和车壳根本就是两套体系。

说人话就是,被雷劈的,其实只是“外套”。

真正的“心脏”都在里头。

而且这种设计是有国标要求的。

最早我记得,轮胎要保证绝缘性能(GB 9743-2024虽然说轮胎,但类似安全规范一大堆)。

后来电车要求更细,厂家为了防止意外起火,电池里面的高压系统和外界那叫隔离得死死的。

你要非得钻出车去玩金属门把手,被劈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04

那是不是电车都不用怕雷暴天气?

我之前在4S店后厂区干活时,就碰到有雨天外检小哥想下车查故障,被值班经理一嗓子吼回来:“雷下着你别动!”

为啥?

电车、油车都一样,雷暴时,人在车里,被包裹着,本身很安全。

你一推门下车,人直接成了最短的导体。

这才危险。

大数据来看,这些年被雷击进医院的,差不多都是着急下车、在水坑边活动,或者人在外面扛东西的。

反而老老实实坐车里,像‘铁壳蛋’一样呆着,没啥事。

05

当然,咱不能说电车就跟防弹车一样永远无敌。

也有那种强行改装、私自加装高压设备的,安全边界就说不准了。

还有人说什么“电池遇雨容易自燃”,其实真要按标准检测和厂家工艺,现在主流电车电池舱防水,和路虎玩水几乎一样。

不过怀疑归怀疑,真遇到这么大雷暴,我还是建议,别作死。

不开天窗,不乱碰金属,还能做的都做,就是坐里头呗。

06

你信不信?

现在人人都聊电车总担心啥高压电、漏电、爆炸。

但现实世界调研来看,电车被雷击的概率,比你电瓶车上桌面快充头烧炸还低。

关键是,真劈下来了,宋PLUS EV三大件啥事没有,这才算给咱所有吃瓜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07

说回比亚迪,这次售后挺快,专属渠道第一时间就到了。

帮车主检查,还专门启动了应急检测流程。

有灼痕的顶棚,保险该赔赔,修完接着能开。

别听网上“电车怕雷”的段子,事实证明中国品牌,尤其这些大厂,安全底线其实做得比想象大胆。

详细点讲,就是‘最怕考验’,结果真考上那天,竟然还行吧。

就像这辆宋PLUS EV,被雷暴插花式点名三次,居然只是焊了俩洞,主机板、电控一根毛没烧。

你要说不是科技进步,连我都不信。

08

最后提个醒。

只要不下车不开门,无论油车电车,都是个绝缘壳,人在里面安全系数高。

下次路遇雷暴,牢牢记住。

该等就等,不慌不忙,别逞能。

有时候啊,活下来就是最酷的“黑科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