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等不及可选小鹏理想,特斯拉也行;同行抢单无需诋毁

雷军直播“带货”友商新车:小米YU7等不及?试试小鹏、理想、特斯拉!

“如果现在下单小米YU7,你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提车。”7月2日晚,雷军坐在小米直播间,面对镜头无奈地笑了笑。

雷军:等不及可选小鹏理想,特斯拉也行;同行抢单无需诋毁-有驾

这不是他第一次劝消费者“别等小米”。

早在去年小米SU7上市时,他就曾公开推荐过智界、蔚来、小鹏等竞品车型。

而这一次,他干脆在直播里当起了“友商推销员”——“小鹏G7明天就发布,理想i8月底上市,特斯拉Model Y现在还有优惠……实在等不及的,真的可以看看它们。”

“江湖不能只有打打杀杀”

雷军这番“反向带货”并非客套。

雷军:等不及可选小鹏理想,特斯拉也行;同行抢单无需诋毁-有驾

就在小米YU7上市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直接下单了一台,雷军随即在微博上公开致谢,还特意预祝小鹏G7大卖。

“我和小鹏认识快二十年了,竞争归竞争,但江湖里不能只有打打杀杀。”雷军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点老友间的调侃。

事实上,这种“互捧式营销”在新能源车圈并不少见——蔚来李斌曾公开夸赞理想的产品定义,何小鹏也多次为比亚迪的技术站台。

但在动辄“互撕”的行业环境下,雷军这种主动给对手“导流”的做法,还是让不少网友直呼“格局打开了”。

“诋毁对手?真没必要”

不过,并非所有车企都这么“和谐”。

雷军:等不及可选小鹏理想,特斯拉也行;同行抢单无需诋毁-有驾

雷军在直播中提到,最近某些品牌的销售为了抢小米订单,甚至编造起了“拦截话术”——“有说我们续航虚标的,有黑智驾不安全的,还有传我们工厂产能跟不上的……”

“这些谣言,我每条都研究过。”雷军摇了摇头,“如果真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把优势讲清楚就行,何必诋毁别人?”他这番话,似乎暗指此前余承东“某跨界车企靠流量卖爆”的争议言论。

6月初,雷军就曾在微博隐晦回应:“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30万订单背后:33岁年轻人、30%女性车主

尽管劝人“别等”,但小米YU7的订单依旧火爆——上市3分钟大定破20万,18小时后锁单量冲到24万。

面对“数据掺水”的质疑,雷军解释:“7天可退是行业惯例,我们只是多给了几天试驾时间。”据他透露,SU7老车主转单YU7的比例不到15%,这意味着大部分订单来自新用户。

雷军:等不及可选小鹏理想,特斯拉也行;同行抢单无需诋毁-有驾

更让人意外的是用户画像:平均年龄33岁,女性占比高达30%。

“这和特斯拉Model Y的客群高度重合。”雷军指着数据图笑道,“上海、杭州、北京的下单最多,巧了,这三个城市也是Model Y卖得最好的地方。”

出海?先让国内用户开上车吧

有网友提问小米何时进军海外,雷军的回答很实在:“现在国内交付都排到明年了,至少2027年前我们没精力搞出口。”这番表态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上——次日港股开盘,小米股价应声下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

“其实雷军这么坦诚反而能拉好感。”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私下评价,“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最缺的不是营销话术,而是真诚。”或许正如雷军所说:卖车和做手机一样,最终拼的还是产品力。

至于用户选择小米还是小鹏、理想、特斯拉?

至少这位CEO自己觉得——“都是中国制造,都不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