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最好关掉它!老司机:费油还伤发动机!

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上车,身边总有人特别“讲究”——安全带一扣,空调一开,各种按钮按得噼里啪啦,最后还不忘把“自动启停”给打开,一脸“我这是高科技省油模式”的表情?可你猜怎么着?老司机们早就悄悄把它关了,甚至压根不提这功能。为啥?因为他们知道,这个被厂家吹上天的“省油神器”,其实是个“油耗刺客+发动机杀手”。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打脸?厂家说它能省油环保,数据算得头头是道,可一上路,现实却啪啪响。你开它,油耗不降反升;你信它,发动机和电瓶先扛不住。这哪是省油,简直是“省小钱,花大钱”的典型。

自动启停,真能省油吗?

先说说它的工作原理:等红灯踩刹车,停个两秒,发动机自动熄火;一松刹车,立马重启。听着挺聪明,怠速不烧油了,省下来不就是赚到?可问题是,发动机每次重启,都要“猛吸一口油”才能把活塞、曲轴这些大件转起来,尤其刚熄火就启动,油耗比怠速还高。

你想想,早高峰堵在路口,走两步停一下,自动启停“咔咔咔”一天启停几十次,发动机累不累?油费省没省?有实测数据打了厂家的脸:同一辆车,市区跑100公里,开自动启停油耗10.5升,关了反而只要8.1升。省油变“费油”,这波操作属实让人上头又上火。

发动机和电瓶:被“频繁折腾”的受害者

你以为只是多烧点油?更狠的在后头。发动机运转靠机油润滑,熄火后油膜慢慢消失,再启动就是“干磨”。一次两次没事,天天这么干,活塞、缸体慢慢磨损,几年下来动力变弱、机油渗漏,大修动辄上万。有修车师傅说,现在不少5年车龄就大修的,八成跟长期开自动启停脱不了关系。

再说电瓶。普通车用铅酸电瓶能撑3-4年,可自动启停的车得用AGM或EFB专用电瓶——贵!一次600到1200元,寿命还短,1年多就得换。你一年省500油钱,换一次电瓶倒贴300,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不少车主气得蹦起来:“合着省的油钱全给电瓶打工了?”

开车时最好关掉它!老司机:费油还伤发动机!-有驾

这些场景再开,纯属“自虐”

有些时候,开着自动启停,不光伤车,还影响安全和体验。

冬天冷启动,千万别开。低温下机油流动性差,刚打着火就得让它“暖一暖”,你倒好,一停车就熄火,再启动就是“冷机干磨”,发动机寿命直接打折。而且暖风靠发动机余热,一熄火,暖风没了,车里冷得像冰窖,你说难受不?

堵车时开它,简直是“开拖拉机”。走走停停,发动机一顿一顿,车也跟着抖,乘客坐着晕,自己开得烦。有车主吐槽:“红灯30秒,重启10次,感觉车都快散架了。” 这哪是省油,这是花钱买罪受。

坡道等红灯也得关。一熄火,刹车助力可能减弱,万一溜车,后车追尾你哭都来不及。还有开空调的时候——夏天制冷靠压缩机,发动机一停,冷气没了,车内秒变蒸笼;冬天除雾也一样,一熄火,玻璃又起雾,视线模糊,安全隐患直接拉满。

为啥厂家还坚持装?你猜呢?

既然问题这么多,为啥新车还在标配自动启停?很简单:为了应付排放法规和工信部油耗测试。欧洲标准要求严,国内也跟着来,厂家不装这玩意儿,油耗数据过不了关,车就上不了目录。

开车时最好关掉它!老司机:费油还伤发动机!-有驾

工信部测试工况理想化,自动启停能刷出“低油耗”数据,宣传起来好看。可实际路况哪有那么理想?红绿灯多、堵车频繁,这套系统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反而成了“数据好看,现实劝退”的典型。说白了,这是厂家“合规”的手段,不是为车主“省钱”设计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

别慌,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直接的办法:上车第一件事,关掉自动启停。很多车都有按钮,一键搞定。如果没按钮,不少修理店几十块钱就能刷程序永久关闭,省心又省钱。

与其依赖这个“鸡肋功能”,不如养成好习惯:预判红灯,提前滑行;堵车时挂N挡拉手刹,让发动机歇会儿;停车超过1分钟,干脆手动熄火。这些方法不伤车,还能真省油。

总结一下

自动启停听起来很美,现实却很骨感。它不是“国民神车”的加分项,而是“老咕噜棒子”技术在新环境下的水土不服。在国内复杂路况下,它非但没省油,反而增加了油耗、加速了部件损耗,用车成本不降反升。

所以,下次上车,别再把它当“高级配置”了。关掉它,不仅是保护你的钱包,更是对发动机和电瓶的温柔以待。毕竟,车是拿来开的,不是拿来“测试耐久度”的。

开车时最好关掉它!老司机:费油还伤发动机!-有驾

这样的自动启停,你还敢开着上路吗?你会选择永久关闭它吗?你觉得厂家该不该把选择权真正交给车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