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摊牌了:三块屏幕糊脸,德国人的倔强终究输给了中国市场

讲真,前几天听说保时捷给新卡宴塞了三块屏幕,我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这帮浓眉大眼的德国工程师也开窍了,或者说,也终于被逼疯了。

保时捷摊牌了:三块屏幕糊脸,德国人的倔强终究输给了中国市场-有驾

这事儿的荒诞感,约等于你听说少林寺藏经阁开始搞付费订阅和直播带货了,透着一股“我不装了,我摊牌了,再不整点阳间的东西我就要被时代活埋了”的悲壮。以前的保时捷,卖的是什么?是机械质感,是精密咬合的物理按键,是那种“老子就是这么不方便,但你就是爱”的调性。现在呢?三块大彩电糊你脸上,主打一个众生平等,直接把科技感拉满,不,是直接拉到溢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魔幻。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不存在什么体面,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理想蔚来是把蛋糕悄悄端走了,那现在保时捷这种老钱,就是被逼得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自己点,还得学着人家的样子唱生日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保时捷摊牌了:三块屏幕糊脸,德国人的倔强终究输给了中国市场-有驾

先看这三块屏幕,12.6寸仪表、12.3寸中控、10.9寸副驾屏。参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心态。这是一种典型的“被迫营业”。尤其是那个仪表盘,居然还能调回经典的五连表样式。这是什么?这是保时捷最后的倔强,是给老韭菜,哦不,老车主们最后的温情。

这个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品牌玄学”维护。它在用行动告诉你:“你看,我变了,但没完全变。我给你装上了最新的iPhone 15 Pro Max,但系统里还给你预装了诺基亚的贪吃蛇。”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马杀鸡,让那些花了上百万的人觉得,自己的信仰没有崩塌,只是进行了一次兼容性升级。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个“既要又要”的解决方案。既要有向朋友炫耀的科技资本,又要有深夜独处时自我感动的传统情怀。

说白了,就是给你个心理安慰剂,让你花一百多万买个大平板还觉得自己赢麻了。

然后是那个副驾屏,带防窥功能,让副驾刷短视频不影响主驾。这功能,国产新势力们早就玩烂了,属于标配。但保时捷不一样,保时捷用上这个,就感觉像是修仙大佬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充电宝,虽然功能一样,但就是感觉更玄幻了。买这车的人,真的需要副驾看视频吗?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我的车有这个功能,而你的没有”的社交货币。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保时捷最值钱的,就是这种“我全都要”的底气。

讲到这个副驾屏,我就想起我老婆,她要是在车上看宫斗剧,估计能直接把手机甩屏幕上,还好保时捷这玻璃够结实。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卡宴的中年人,必须承认,老款的导航和车机,真的是反人类的典中典。那个小屏幕,字小的跟压缩毛巾似的,想看清楚路线,你得把脸贴上去,姿势非常不雅。现在好了,导航直接投到仪表盘和HUD上,一目了然。这不叫进步,这叫拨乱反正。这叫一个德国老大爷终于扔掉了他的功能机,开始玩明白了智能手机。他不是爱上了科技,他是被无数个走错的高架匝道给教育了。

所以你看,所有的技术升级,本质上都是被现实毒打后的结果。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你以为决胜的关键在实验室里那些工程师?错了,关键在于中国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牛逼,责任也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保时捷搞明白的不是技术,是人性。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攀比心。

当然,它也没把灵魂丢了。那个小巧的换挡杆,与其说是换挡杆,不如说是一把精致的“手术刀”,位置一挪,给无线充电和储物格腾出了巨大的空间。这是在用细节告诉你,我们虽然被迫装上了三块大彩电,但我们依然是那个空间管理大师,骨子里的德味儿还在。但说到底,在保时捷上戳屏幕,总感觉有点不对味,像是在米其林餐厅里用筷子吃战斧牛排,功能上没问题,精神上有点错乱。

我靠,这才是这个时代最拧巴的地方!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保时捷比作一个无奈的中年人,可能有点损。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不服不行。当运动模式开启,仪表盘变成一片血红,G值和转速疯狂跳动的时候,你握着方向盘,还是会忍不住想把油门踩到底。那一瞬间,你才明白,屏幕只是皮囊,是用来应付这个操蛋的世界的伪装。而那种原始的、暴力的、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驾驶感,才是它藏在里面的道骨。

所以,老车主纠结要不要换?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会买保时捷的人,就是喜欢保时捷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给你三块屏,你就夸它与时俱进;它要是不给你屏,你就夸它坚守传统。

反正,解释权永远在掏钱的人手里。能过,就是能过。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