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

最近车圈这个气氛,讲真,有点诡异。就是那种大决战前夜,所有人都在磨刀,但磨的不是刀,是自己的头盖骨,就看谁先把自己盘出包浆来。特别是几场高速上的大火,烧得大家心里发毛,更毛的是,车门打不开。这就很魔幻了,都2024年了,我们造出了能上天入地的电动爹,结果连最基本的开门回家都做不到了?

这事儿必须得从头盘起。盘什么?盘车企这几年集体不务正业的“修仙”之路。

以前的车门锁,那叫一个质朴,一个敦实。就是一坨铁,一个机械结构,咔哒一下,开了;咔哒一下,锁了。这玩意儿的科技含量,约等于你家厨房的门把手,突出一个稳定。只要你没把车开成一团压缩毛巾,那门就能开。简单,粗暴,有效。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让你能滚出去。这是物理定律的守护,是牛顿和阿基米德给你最后的温柔。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然后,新能源时代来了,或者说,PPT时代来了。车企们突然集体悟了,觉得机械这玩意儿太LOW,不够赛博,不够颠覆,配不上他们“重新定义汽车”的宏大叙事。于是,车载冰箱、大彩电、游戏机,一股脑地往车里塞。这些我都能理解,毕竟,中年男人需要一个在车里哭的地方,顺便还能冰镇一下自己的心。但电开门这个东西,属于典型的脑干缺失型创新。

尤其是那种隐藏式门把手,简直是当代汽车工业行为艺术的典范。你自己开车,它“嗖”一下弹出来,仪式感拉满,感觉自己开的不是车,是马上要变形的威震天。但你只要敢在路边接个朋友,这场面就立刻升级为一场人与机器的惨烈搏斗。你朋友对着那块光滑的车门板,戳、按、抠、抓,使出毕生所学,那把手就是纹丝不动,仿佛在嘲笑人类的原始。最后你还得摇下车窗,像个驾校教练一样远程指导。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就问你,这玩意儿到底意义何在?让车看起来更像一条没有鳍的鱼?为了那零点零零零几的风阻系数,牺牲掉最基本的人机交互?这不叫科技,这叫给用户添堵。我们是想造更科技的车,不是造一台看上去很科技的“铁棺材”。这种设计,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然后把这个复杂化的过程,包装成“高端”,再卖给你。纯属脱裤子放屁,还把屁卖出了香水的价格。最骚的是,这些所谓的自研高科技,一查,全是那几家军火商,哦不,供应商提供的通用件。自主研发最后变成了自主组装。典中典。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好,我们退一万步讲,就算为了帅,为了高端,你用电的,行。但你得讲基本法啊。安全性的核心是什么?是冗余。是Plan B。是当你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一场车祸干报废的时候,你还有一套最原始的机械装置能救你的命。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的高手,除了满身法宝,还得会一套王八拳,关键时刻能肉搏保命。

所以一个合格的电开门,必须,注意是必须,同时配备“机械内开”和“机械外开”。机械内开,是让你在车里两眼一抹黑,电路全断的时候,能自己爬出去。机械外开,是让你在车里已经昏迷,外面的人能把你拖出去。这两样东西,就是你这条命最后的两道保险。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机械内开,大家基本都有,毕竟不做这个,安规都过不去。但车企们也开始玩花了,把这根救命稻草藏在犄角旮旯里,搞得跟密室逃脱的隐藏线索一样,车主自己都得翻半天说明书。你指望一个惊慌失措的乘客,在浓烟和黑暗里找到它?别闹了。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更骚的操作是,直接把“机械外开”给阉了。比如某个自带光环的品牌。我不知道,我也不敢问。是为了颜值?你看隔壁大众ID.4,也搞了个半隐藏式,人家就把机械外开给你留着,也没见丑到哪里去啊?是为了成本?一把机械锁能有几个钱?这简直就是把用户的命当成你家PPT上的一行字!

有人会说了,我们有碰撞自动解锁啊!听起来很高大上对不对?车上装了个叫ACU的碰撞传感器,一撞,BCM车身控制器就给指令,“开门!放人!”。逻辑很完美,三体人看了都得鼓掌。

但问题是,这个完美逻辑是跑在一个叫“12V低压电路”的脆弱系统上的。车祸现场是什么?是不可预测的物理混沌。你根本不知道撞击点在哪里。万一运气不好,Duang的一下,正好把你的低压电路给干断了呢?CPU针脚断一个都得歇菜,你一根电线断了,你那套所谓的智能解锁系统,瞬间就成了一堆废铜烂铁。这时候,它所有的智能,都不如一把最原始的铁锁。

讲真,我有时候觉得,我那个用了十年的诺基亚,可能比现在这些智能车都靠谱。至少它能砸核桃。

所以你看,油车为什么这种惨剧少?这不是玄学,是概率。第一,油车没那么容易烧成一个大火球,给你留了足够的黄金救援时间。第二,绝大多数油车司机,特别是我们这种老司机,根本没有上车就落锁的习惯,门内外都能开。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油车的门把手,它就在那里,天经地义,童叟无欺。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而现在的一些电车呢?碰撞后电池跟个大号窜天猴一样,说烧就烧。车主普遍被教育得上车就自动落锁。再加上没有机械外开,车内的机械内开又搞捉迷藏。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简直是地狱模式开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老头子在念叨,但没办法,有些事就是这么个糙理。但你以为,这口锅,真的应该让门锁来背吗?

车门打不开只是表象,车圈杀疯了才是真相-有驾

错了。

门锁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问题,是现在车圈已经杀疯了。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炸了,谁也别吃了。在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心态下,一切理性的、安全的、为人着想的逻辑,都要给“颠覆”、“噱头”、“营销”让路。

而最大的原罪,在于一种“靶向营销”的傲慢。它们精准地找到了那些血气方刚,对速度充满原始渴望,但驾驶经验约等于零的年轻人,然后塞给他们一台五百匹甚至上千匹的“性能猛兽”。这些车,零百加速两三秒,快得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但它的底盘,它的电控,它的调教,真的跟得上这么狂暴的动力吗?

就像头文字D里说的,你开GTR,早就死了。

所以,问题的根源根本不是门锁,而是有人把一把上了膛的枪,塞给了一个刚学会扣扳机的孩子,还告诉他,这叫“未来”。这才是所有悲剧的真正开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