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这匹“黑马”似乎跑得越来越快了。30万辆!你没听错,就在这周,小米汽车的交付量预计将达到这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回想小米造车的起步,很多人还带着质疑的眼光,现在呢?看看这交付数据,啪啪打脸有没有?29.78万辆的累计交付量,其中今年就贡献了16.15万辆,这成绩单,在造车新势力里绝对算得上亮眼。6月底到7月初那一周,4900辆的上险量,妥妥地挤进了前五,更别提超过2万辆的新增订单了,市场热情简直要溢出屏幕!
不过,热闹之余,咱也得冷静分析一下。小米今年可是立下了35万辆的交付目标,现在还剩18.85万辆的缺口,也就是说接下来的25周,每周得交付7500辆以上才能完成任务。这压力,想想都让人捏一把汗。为啥这么紧张?产能!产能!还是产能!现在小米就一个亦庄工厂在生产,一个月撑死也就3万辆的产量,SU7和YU7两兄弟嗷嗷待哺,这工厂都快转冒烟了。
说起YU7,这小子可真是个“流量担当”。上市18小时,订单就突破了24万辆,这速度,老牌车企都得眼红。小米官方也拍着胸脯保证8月开始大规模交付,但业内人士却泼了盆冷水:产能不足啊,兄弟!估计今年也就15万辆YU7能落地,剩下的那些翘首以盼的车主们,恐怕得等到明年才能抱得“爱车”归。
产能,就像一座大山,死死地压在小米汽车的头上。亦庄工厂就算24小时连轴转,也填不满那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还好,第二工厂已经在路上了,据说年产能能达到15万辆,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如果产能问题能顺利解决,小米今年冲破38万辆也不是没可能。但如果迟迟无法突破瓶颈,那对品牌信誉和市场份额的打击可是不小。
小米汽车的未来,现在就像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火爆的市场需求和雄心勃勃的交付目标,一边是捉襟见肘的产能和可能延期的交付。这步棋,小米会怎么走?YU7的交付能否如期而至?第二工厂的投产能否力挽狂澜?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解答。咱们拭目以待,看看小米这匹“黑马”,能否继续保持高速狂奔的姿态,或者,会不会被产能这座大山绊倒。话说,你更看好哪个结果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