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啊,许多汽车厂商推出DM-i车型时,都装上了40度电以上的超大容量电池,甚至有些还装到了80度的巨型电池。那么就有人会问啦: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怎么不把DM-i车型的电池容量搞得再大点儿呢?
对的,比亚迪的DM-i车型现在都能做到最低油耗2.6L每百公里,可为什么还坚持用26.7度的电池,不超过45度呢?有人可能会觉得,电池容量越大,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搞不好会丧失掉比亚迪20万级别车型的竞争优势。
要是放到2021年,锂电池那会儿可真贵,还能说得过去。现如今每度电的电池价大概只要700到1000块钱,比亚迪给DM-i车型搞个容量翻倍,不过多花个一两万,也就是那么点儿成本增加,完全能在销售环节补上。要不然,用户自己选择配备也挺好,反正成本也不高。
所以嘛,很明显,价格不是唯一的关键因素。毕竟,把大电池的DM-i方案成本加到车价里,消费者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就说呀,可能是比亚迪DM-i车型的方案挺复杂,底盘下面装不了大电池。其实去看过比亚迪的展会现场就知道,要是放太大电池也不行,但增加十来度电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呢,调整油箱的位置也是完全可行的嘛。
很明显,比亚迪的插混车型销售了几百万辆,但他们并没有特别增加电池容量,而是一直在DM-i 5.0的油耗方面努力,把每一滴油都用到极致。其实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比亚迪懂得用户的续航焦虑,推出了满油满电能跑到2100公里的DM-i车型。同时,DM-i的纯电续航也被调到215公里,算是做得挺用心了。
这其中也考虑到,增加电池容量明显会让车身变得更重,反倒会拉高油耗。还反映出比亚迪在市场需求、用户体验和DM-i 5.0平台之间,小心权衡的考虑。
我们清楚,DM-i这种插电混动和增程有明显的差别,它的发动机可不是只是用来充电的,而是深度参与到行驶过程中,这样一来,整个系统的最优经济性就得好好进行考虑了。
所以,咱们可以发现,比亚迪在DM-i车型的油耗方面不断优化,既降低了实际消耗,还提升了电池续航的续航能力,增加了可以存电带来的续航里程。
像新刚推出的唐DM-i智驾版2026款,纯电续航直接达到175公里,而海豹07DM-i2026款的纯电续航也最高实现了230公里。就连那方方正正的方程豹钛7,从起步就已经是135公里的续航,最高还能冲到200公里。
不过很明显,比亚迪没特别强调某什么DM-i车型装了多大电池,或者比上一代多了多少度电,而是从整体出发,严格控制油耗,提升燃油效率。说到底,比亚迪关注的,不单单是电池容量,而是让用户整体用车的花费最低。
要买DM-i车型的朋友们,日常平均开得没超过100公里,就算用纯电都绰绰有余。有时候跑多点超过100公里,搭点油也是没啥问题,根本不用太担心电池容量。不过既然市场和用户还是希望电池大一点,能尽情享受纯电驾驶的“爽快感”,车厂们也得有所作为。
比亚迪提升DM-i的纯电续航只是个开始,之后在不断优化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再加大电池容量或者通过技术升级,让DM-i车型变得更省油,这才是大趋势。我们注意到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里,有443款混动车,其中超过92.55%的车纯电续航都在200公里以下,有的甚至低于100公里,比例还挺高的。
要是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出来,“大电小油”可能会成为插混车型的新发展方向。不过,比亚迪一直都不是单纯为了增大电池容量而不顾油耗的品牌,而是持续在降低整体油耗的同时,努力提升续航表现。
不管是“大油小电”还是“大电小油”,都得看消费者在买车时怎么权衡。有些人每天跑几十公里,回家就能利用峰谷电价充电,小容量的电池反而更节省。可是也有不少人每天跑上百公里,偶尔还跑省内长途,要是用纯电,续航都能超过 200 公里,但想真用纯电,还是得算算账,干脆买纯电车型可能更实在。
比亚迪现在还在不断提升DM-i技术和电池水平,而且为DM-i车型提供的快速充电(从30%补到80%)都能在20分钟以内搞定。其实,纠结电池容量大小,已经没啥必要了,反倒让准车主们最担心的,是“纯电续航不够”带来的心理焦虑这一块。
朋友跟我讲了,开上插混车用纯电之后,就后悔没选择纯电的那款。一开纯电车,就想着有一天比亚迪能搞出核动力车型,一次买了,终身免费开才叫“梦想成真”。我哦呵,谈到比亚迪这个话题,你敢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