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这茬,说实话你要搁几年前讲,真没人信能等到这一天。
隔壁长城都上市了,吉利那边也早就混出头了,奇瑞呢,藏在安徽老家憋大招。
20年,听着其实挺魔幻,这么多年没熬出头还活着,这在国产车圈里算是“求生欲最强”的活化石之一了。
你想啊,国内车市卷成啥样了?合资、潮牌、隔壁邻居都在发疯“上新”,奇瑞一声不吭扛着自主旗帜,就是不上市。
所以今儿敲锣开盘一刻,人家铁粉哭得稀里哗啦也不奇怪。
毕竟憋了这么久,打造了“大黑马”到处野蛮生长,现在才真正放出来蹦跶了不是。
讲股价,奇瑞刚开盘那叫一个骚气。
小数点比玩黄金还刺激,一开就大涨,最高涨幅直接奔到13.17%,挂牌价蹭蹭往上跳,冲到34.8港元一股,合人民币31.91元左右吧。
市值短暂破20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33.8亿元。
这阵仗,隔壁互联网大厂都得迷糊一下,连带不少中年股民都要感慨“活久见”。
这数据确实好看,可别忘了,炒股这东西,刚开盘一激动,后续怎么走还真说不准。
不过能被抢成这样,底子还是在的。
据说这次共卖了2.97亿股,当中港股公开发售只放2973.97万股,认购疯狂到308.18倍。
国际发售部分更多一些,2.677亿股H股,认购也有11.61倍。
结果最后定价30.75港元一股,约等于人民币28.15元。
拿数据细品一下,奇瑞这波全网炒热度绝非空穴来风。
所以钱都哪去了?这份募资总额一出,眼睛都瞪圆了。
大名单里显示此次全球圈钱达91.5亿港元,森森大写的“真金白银”。
除去杂七杂八办理费用,还剩88.79亿港元净额,折腾下来大概有人民币81.41亿元。
怎么看都是一场丰收。
不过钱多归钱多,花得精不精妙才是硬道理。
奇瑞招股书显示,这些钱分得挺细。
将近35%干脆冲R&D去了,说白了就是琢磨乘用车新车型和新版本,继续撒网扩品类。
25%专攻下一代汽车,玩技术升级,把核心技术往高里整。
20%铺海外战线搞全球化策略,再有10%,分派给安徽芜湖生产基地提升。
剩下最后10%用于营运和公司杂事。
这账本看着挺合理,偏偏有点意思的是,奇瑞压根不怕下重注搞研发。
说到研发,这一点得好好掰扯掰扯。
招股书里列数字,2022年到2025年一季度,研发砸的钱越来越多:
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27.61亿元(这只是2025年Q1哈)。
想一想国内好多车企会舍得这么砸钱不?
都说卷技术可贵,光口号谁不会喊,真正年年加码,持续烧钱,奇瑞这种“硬汉风”倒是有点自带江湖气。
可能有人要唱反调,说砸钱多就一定能搞出牛车吗?这个问题嘛,历史上看,奇瑞没有那种一夜暴富、造出全民爆款的桥段。
但人家这技术底子从草根一路厚起来,把稳扎稳打玩明白了,这事确实稀罕。
有点像是那种耐心存钱的“老实人”,一年一年攒,哪怕没开大G,也自有一番底气。
讲点干货,奇瑞的数据不说还真不知道。
招股书里亮出来,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奇瑞汽车收入分别是人民币926.18亿、1632.05亿和2698.97亿。
净利润也是杠杠的,跳升到58.06亿、104.44亿、143.34亿三年递增。
一年一个台阶,这涨幅,搁传统行业已经算稳健得没边了。
你瞅瞅,有多少互联网独角兽还没活成这样。
有人拿吉利、比亚迪比,说是奇瑞起步晚,底子薄。
这话有点儿道理,但你别忘了,奇瑞出口一直领跑。
招股书显示:连续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头牌。
2024年欧洲、南美和中东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车头牌,北美跟亚洲(不包括咱自己)也排第二。
说到底,奇瑞这个“出海小能手”标签可不是乱贴的。
其实国内不少厂商还在琢磨怎么海外找突破口的时候,奇瑞早就一路狂飙,冲到各大洲。
这份耐心和全球化战略,不用多夸。
反正人家年年都有新海外战报刷屏,凭的不是运气,还是硬实力撑着。
讲到这里,有没有发现奇瑞这家伙挺“轴”的。
股权结构也是一门学问。
招股书里画了张饼图,整套架构给得明明白白。
虽说超额配股权那块儿还不确定,但这事儿细看下来,就是“谁出钱谁有话语权”。
奇瑞从企业家到员工,一路折腾下来,架构变化可不小。
有的人会关心,股权分散了是不是容易出现内部争议?
但现实里呢,奇瑞能稳住多年,管理架构其实比外界想象得牢靠。
只要大方向不偏,灵活调整,各方能分蛋糕,真轮不到外人操心。
其实除去上市、融资这些事儿不谈,网友们最关心的还是奇瑞以后能不能再整出点不一样的花样。
你别看奇瑞卖车赚钱,砸钱搞研发,海外撒网,总有人念叨,“你家车是不是还得再潮点?”
其实这感觉有点像“老实人突然入场”,大家都在等奇瑞玩新花样。
技术实力是好事,可说到底,车销量拼得是市场嗅觉和消费者心情。
要真烧钱把智能、自动化技术拉起来,把家用、商务车做到极致,那才称得上科技焕新。
不过有一说一,想要啥都领先,几乎不可能。
但这不妨碍大家期望奇瑞能在下半场接着搞点大新闻。
股价高位,市值暴涨,看着让人“鸡血爆表”,但老股民都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上上下下走起”。
奇瑞虽说不是初出茅庐的新兵,上市路过了这么久,总算不是纸上谈兵。
坐稳上市这把交椅,接下来就看有没有真本事让数据持续漂亮。
说实话,眼下的奇瑞还远没到可以躺平的节奏。
钱是砸了,技术路线也走了,但市场变化比龙卷风还快,明年会不会有新对手冒出来制胜,谁敢保证?
智能化、电动化、海外扩张……这些都是硬骨头。
你要是真能在这几条主线都杀出重围,那妥妥地行业风向标,妥妥的“国货硬核”。
但大家都有点小心思,这次上市这么顺,可以理解为奇瑞集全身气力“打翻身仗”。
但后面怎么继续野蛮生长,让股东、消费者都信服,那才是真本事。
一路读下来,不禁多嘴:奇瑞这20年活法,既让人敬佩又有点儿感慨。
有人说他们是“技术宅改革家”,有人觉得奇瑞不够高调、性格里多了点倔强死磕。
可市场看的是结果,这次上市不是终点,反而像是刚起跑发令枪响。
你说,奇瑞这些年能陆续把出口、技术、市场全方位都做起来,靠的啥?
归根结底,就是少点花哨宣传,多点硬核研发。
就像有些人过日子不讲排场,提一口气埋头干事,“老实人最后都赢了”。
但车圈是江湖,哪有一成不变?
奇瑞敢把钱砸进技术池、不怕订单波动,这种操作现如今反而值钱。
辣评一句,奇瑞上市不是“终于混进资本圈”,而是从技术宅到圈钱达人的一场风格逆转。
外头有嘲讽“自主品牌的最后一批坚守者”,也有人酸“安徽小厂能走多远”。
但数据、事实、市场摆在那儿,谁敢说奇瑞以后没机会?
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实话,车市未来那叫一个云谲波诡,倚老卖老可行不通,得真刀真枪拼实力才有出路。
奇瑞这次破局上市,有了资本加持,研发能继续疯卷——但也免不了跟全球玩家贴身肉搏。
或许下一个热点就是奇瑞如何“技改+全球冲锋”,能不能成,又是另一道悬念。
往后,你会不会买奇瑞家的新款?
觉得奇瑞能不能玩出中国车的新高度?
咱们评论区聊聊,别光围观热闹,聊点真心话——你觉得这场上市会改变国产车格局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