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要聊的,是跟各位钱袋子息息相关的大事!
特别是那些正掂量着升级座驾,或者打算咬咬牙一步到位的准车主们!
这回,国家出重拳了,一纸“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横空出世,精准打击百万级以上的奢华车型!
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外加保时捷,这几位恐怕得重新审视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了。
这事儿,就好比你兴致勃勃预订了米其林餐厅,临了服务员却告知,超过人均五千,还得加收两成尊享服务费!
任谁心里都得咯噔一下吧?
这“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的新规,突如其来,猝不及防。
7月17日发布,20日即刻执行,前后仅隔72小时!
这点时间,够干嘛?
恐怕只够你把未完成的购车手续办妥,然后扼腕叹息,悔不当初!
原先起征点是130万元,现在直接腰斩至90万!
如此一来,不少原本自诩“还算不上豪车”的座驾,瞬间被划入征税行列。
举个例子,一辆落地价150万的车型,新规前潇洒开走,新规后,平白无故多出13万多的税赋!
这笔钱,足够再添置一辆舒适的家庭用车了!
也许有人会说,能消费百万级豪车,还在乎这点小钱?
大错特错!
富人的钱也不是凭空而来!
这十余万,够他们品鉴多少年份佳酿?
够他们在热带岛屿多享受几日阳光沙滩?
因此,政策一经发布,市场瞬间风声鹤唳。
新规生效前夕,各地的保时捷4S店,销售顾问们忙得焦头烂额,连喝口水的功夫都快挤不出了。
络绎不绝的客户,争分夺秒地赶在新规生效前完成开票。
用销售小哥的话形容:“那几天,感觉自己不是在卖车,而是在批发大白菜,生怕慢一步就被抢购一空。”
反观新规实施后?
恐怕销售顾问们又得回归平静,泡上养生茶,准备迎接相对冷清的销售局面了。
毕竟,没人愿意无端承担十几万的额外开销啊!
那么,这些德国高端车企,未来该何去何从?
一条路,咬牙硬撑!
寄希望于品牌拥趸,那些“非你家不可”的忠实客户。
然而,这条路充满风险。
市场份额就这么大,你坚守价格,竞争对手降价促销,你的地盘势必遭到蚕食。
如同经营饭馆,别家都打折酬宾,你仍旧坚持原价,顾客自然会另寻他处。
另一条路,让利降价!
听起来似乎可行,以量取胜嘛!
但在豪华车领域,降价并非易事。
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高处不胜寒”。
降价一旦开启,或许会损及品牌形象,让消费者质疑:“难道你也开始走亲民路线了?”
所以,如今奔驰、宝马等车企,想必正左右为难。降或不降,都是一道难以抉择的难题。
然而,这还不是最棘手的!更具挑战性的是,国产高端品牌正在悄然崛起!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比亚迪旗下的仰望U8,上市不久即突破七千销量,问界M9的订单也达到六千余辆!
这些车型,价位同样不菲,直逼百万级别。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纯电驱动!纯电车型有何优势?免征购置税!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一出,原本有意德系品牌的消费者,或许会转念一想:“不如看看国产?配置不俗,性能出色,还能省下一笔税金,何乐而不为?”
这好比你原本打算购买进口水果,却发现本地果品同样美味可口,且更为新鲜实惠,你还会执着于舶来品吗?
事实上,早前的上海国际汽车展览,已初见端倪。
中国汽车品牌在那次盛会上崭露头角,而德系车企,则显得有些踟蹰。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今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已达半壁江山,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车将占据近半市场!
过去,德系车企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习惯了高额利润。
如今,既要应对新能源浪潮的冲击,又要承受“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的压力,转型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所以,对德国高端车企而言,当前面临的,不仅是“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带来的短期冲击,更是整体市场环境变革所带来的长远挑战。
倘若它们无法迅速制定出适应中国市场的策略,不能放下身段,积极拥抱电气化转型,那么,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恐怕将面临更多变数。
此事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德系高端车企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困境。
是坚守既有优势,还是顺应时代潮流?
这或许是它们亟待解答的命题。
各位看官,您觉得德国高端车企应当如何应对?
是坚守阵地,维持高价?
还是让利促销,以求生存?
亦或是积极转型,与本土品牌一较高下?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一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