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

这事儿有点好笑。上市之初,N7挺让我盯着看的,因为毕竟是大牌的入门SUV,价格还算合理,但我一看价格,觉得偏高了点。你说,别的车一万七左右就能搞定了,日产这个N7标配还带点智驾,价格摆在那儿,难免让人觉得贵了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等一等,年底会不会有点优惠?尤其是网上评论不少,开得热火朝天的,订单数也不少,心里就琢磨:这车会不会真火起来?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有驾

到了6月、7月,我还琢磨,日产怎么销量还不爆发?三个月只是卖了15000+,也就是说每月5000多一点,感觉推的挺不错的,但其实我心里还感觉奇怪。这数据估计注水了吧?我自己这么想。反正我觉得他们可能为了树立销量印象,订单数有点虚实夹杂,不然没那么慢的成长速度。这时候我翻了下笔记,发现新车的产能有限,产量其实还挺紧张的。

突然间,8月份的销量猛地跳到10000+,就像是哎呀,爆发了?但转念一想:这是不是产能出来拉动销量?或许是之前产能受限,后来释放出来的货源,让销量看起来水涨船高。心里就开始盯着年底的走势了,要是真年底销量还不如话,差不多就会迎来降价了。

我在想,难道日产真要凭这个爆款?我还记得去年朋友圈有人调侃:日产也能玩爆款?但实际操作上,他们今年完全把价格拉到这个价位段,尤其是在智驾方面,现在市面上不少合资车也都开始标配智能辅助,感觉N7的智驾不比那些合资车差,甚至说,没理由再看空它。

我买了这车大概半个月,整体来看,实操感挺不错的。525的续航,能到400多公里——这是在沈阳,10度左右的气温下的表现。之前我还试过开窗、开空调,各方面都还稳定。车机那边,讲真的,有时候还挺智障的,尤其是车载导航偶尔会咕嘟一下,后备箱也是,真没必要这么缺心眼,我还特意翻了下相册,发现本来打算放点家庭生活照片啥的,结果车机老是卡顿,体验挺差。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有驾

当然啦,大家别和我争论,说这是不成熟的新能源车。毕竟,N7的燃油发动机——我这么说吧,日产的发动机,别的品牌像丰田比也难踩一脚的。这个车在燃油车市场已经稳定多年了,新能源才刚起步,不能跟纯电系的秒,毕竟技术、供应链都还在探索阶段。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新能源,有的车续航也差不多,但你像极氪001、比特斯拉这些追求极致性能和科技感的车,价格往往翻倍。而N7你换个比较,深蓝、小鹏、启源那些,开的体验我可以保证,比起日产的深厚底蕴,还真是差了点档次。是不是?打个比方,它像是你做菜,日产是那种老厨子,工艺扎实,而某些新兵蛋子,可能还在试探调料用量。

你觉得一辆73度合资的SUV卖14.99万,还有多少降价空间?是个估算,但我觉得还在一定合理区间。别的车也在跳水,百万级的豪车都能放到价位里平衡,日产这倒是把价格拉得挺接地气的。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有驾

有人会说:买它干嘛?兄弟们,放心买吧,我身边朋友都惯性觉得日产标识就是实用主义的标签。但细看,别的车质量比它强的那么多——你看北方地区冬天严不严?电动车在东北,尤其冬天,续航打折最厉害。说白了,燃油车在东北真是老香。

我还记得有朋友抱怨:这车看着挺舒服,就是电池设计怪怪的。其实我觉得,就是因为电池温控系统没完善,才会出现那点咯噔咯噔的感觉。你试想:不光东北九月份的温度变化大,别说冬天了,温差一大,电池表现就差。没细想过吗?或许这也是个障碍,能影响到后续的保值。

说到保值率,我随意估算,百公里成本大概是0.3元左右,当然这只是个粗糙数,但很多用车朋友都说,日系车的耐用性比国产一些品牌要好——我认识一个修车工,去年还专门跟我说:这日产啊,开七八年没有问题。这是他说的。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有驾

我还在思考,这辆车的市场局限性在哪里。你看,东北的话比较适合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充电难搞,至少在我这个圈子里是这样。有时候,出去溜个弯,发现公司附近充电桩少得可怜。换句话说,新能源的普及还得奔繁琐充电体验改革。

话说回来,日产N7的销量就像一辆正在爬坡的爬山车,涨得慢,周期长,可耐用。突然想到:你说,未来会不会变得更便宜?或者它能不能一直这样稳步爬升?我觉得,还很难说,也不确定。前段时间一个修理工说,日产在国内的市场还算稳定,就是那些吃老本的传统优势,没谁能一下子取代。

哎,就这两天,有个朋友又问我:兄弟,这车到底能买吗?我只想说,问问自己,是不是能接受日常的这个平稳节奏,而不是一看到爆款就眼馋的那种心态。

有个细节,我想和大家聊聊:在某次开车出去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一跃而上的新品牌,而忽略了这些深厚的日系底盘?这不禁让我疑惑,是不是我们太追求新奇,而忽略了实用?也许未来的趋势,还是要回到这份踏实上。

看到日产N7九月销量大跌,我还挺开心的,上市时价格偏高,经历波动让我对降价有期待,虽有热度但销量并未爆发-有驾

你们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