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别人10年的老车还像新车,你的车5年就显得很破旧?关键在这几点没做好
上周参加同学聚会,一见面就被老班长那辆2013款丰田卡罗拉惊着了。都开了十几年的车,打开发动机舱干净得能反光,坐进车里一点异味没有,开起来还顺滑得很,一点不像老车。
可再看另一个同学的车就差远了,才开了5年,车漆早就没了光泽,满身划痕还沾着泥点,从外面看跟开了二十年的破车似的。拉开车门更糟心,座位上全是食物残渣,脚垫底下黏糊糊的,一股发霉的味儿直冲鼻子,坐进去都得憋着气。
其实车能不能开得久、状态好不好,真不是看车价高低,关键在平时的保养和用车习惯。很多人觉得车就是个代步工具,没必要太费心,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恰恰决定了车子的“寿命”。
按时给车做“体检”,别等出问题再着急
车子跟人一样,得按时“吃饭”“体检”,营养跟上了,身体才能硬朗。不少人觉得车没异响、能跑就行,保养能拖就拖,这可大错特错。厂家要求5000公里换机油,就别非得跑到8000公里才去,机油变质了润滑效果下降,发动机磨损会越来越严重。
选机油也得讲究,原车要求用5W-40的,就别图便宜换5W-20的。机油太稀了,发动机零件之间润滑不够,时间长了准出问题。
还有空气滤芯和汽油滤芯,到期了就得换,别心疼那点钱。空气滤芯堵了,发动机进气不畅,油耗会变高;汽油滤芯脏了,杂质可能进发动机,到时候修起来花的钱更多。
内饰保养别偷懒,异味发霉都是自己作的
车里有异味别总想着喷香水遮,多半是内饰发霉了,越喷香水混合着霉味越难闻。想让车内干净无异味,首先得管住嘴,别在车里吃那些掉渣的零食、带汤的饭菜。碎渣掉到座椅缝、脚垫底下,看不见又不好清理,时间长了就发霉变味。
雨季开车尤其要注意,下车前记得开外循环多通通风,脚垫底下要是有水赶紧擦干。真皮座椅每周用湿布擦一次就行,别用那些油腻腻的“滋养剂”,擦完看着油亮,其实特容易沾灰,时间长了还会开裂。
每次停车前,提前三分钟关掉空调AC键,让风量继续吹一会儿,把管道里的潮气吹干,这样就不容易滋生霉菌了。内饰也别常年不洗,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精洗,自己洗的话重点擦擦那些犄角旮旯,比如方向盘缝、按键周围,这些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
轮胎电瓶别忽视,安全隐患藏在细节里
轮胎和电瓶这俩“消耗大户”,最容易被咱们忽略,可出问题了都不是小事。上次帮邻居检查他开了6年的车,花纹看着还挺深,可胎侧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裂纹,拿手一摸都糙得慌,这就是典型的老化胎,跑高速随时可能爆胎。轮胎这东西不管开没开满公里数,最多7年就得换,我自己的车停在露天,一般6年就换了,花小钱买安全,值当。
电瓶更得细心伺候,熄火后别开着空调听歌,也别在车里给手机充电充一下午,这些都会过度耗电伤电瓶。每次保养让师傅测测电瓶寿命,低于60%就赶紧换,别等半路打不着火,趴在路上多耽误事。
底盘悬挂多留意,小问题别拖成大毛病
每次去保养,别光盯着换机油,得让师傅把车升起来好好瞅瞅底盘。看看有没有磕碰的痕迹,发动机、变速箱有没有漏油,减震器漏没漏油。
老车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胶套老化,这玩意儿不贵,但坏了会导致开车异响,操控也会变差。我同事的车过减速带时“哐哐”响,去修的时候换了下摆臂胶套,才花了不到三百块,比换整个下摆臂省了好几百。
平时开车也得注意,尽量别随便上马路牙子,过坑洼路段慢点开,别猛打方向、急加速。底盘零件耐用了,车子自然更长寿,开着也更稳当。
开车习惯影响大,暴力用车毁车没商量
正常开车其实很难把车开坏,但要是养成坏习惯,车再好也扛不住。有人天天开车就跑两三公里,车刚热乎就熄火,发动机还没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燃油燃烧不充分,容易积碳;
冬天刚点火就猛踩油门,转速一下飙到3000转,冷车状态下零件润滑不够,磨损会加剧;还有人过红绿灯喜欢弹射起步,遇到情况又猛踩刹车,这样不仅伤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片和轮胎磨损也快。
所以说,别人的车开十年还跟新的一样,不是车本身多厉害,也不是你的车质量差,关键就在保养和用车习惯上。车子就像咱们的老朋友,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靠谱的陪伴。把这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做好,自家车也能开得长久又省心,哪怕开上十年,照样能保持好状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