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习惯了传统汽车的人来说,买车就像买了个家电,出厂时是什么样,开到报废基本还是那个样,顶多就是换个轮胎、做个保养。
但是,现在开新能源车,特别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品牌,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车还是那辆车,可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通过网络自己下载一个更新包,然后就像手机系统升级一样,突然就多了些新功能,或者原来的功能变得更好用了。
这不,最近特斯拉就开始推送版本号为2025.38的软件更新,这次的动静还不小,很多车主一早起来就发现自己的车仿佛“学了新本事”,那么这次更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变化呢?
它到底只是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还是真正能提升我们日常驾驶体验的好东西?
咱们先来说说这次更新里最显眼、最直观的一个变化,那就是导航地图。
以前特斯拉的导航地图,虽然路线规划什么的都挺准,但整个界面看起来就是一张平面的电子地图,跟我们手机上用的导航软件差不多。
但在这次更新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只要你的车开通了高级车载娱乐服务包,在导航界面上就会多出来一个立方形的小图标,你用手指轻轻一点,整个城市的样貌就“站”起来了。
你周围的高楼大厦、地标建筑,都以三维立体的模型呈现在你的大屏幕上。
开车穿梭在城市里,屏幕上的导航画面也跟着变得立体起来,临场感非常强。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让地图好看点嘛,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其实不然。
这个功能在应对复杂路况时,作用非常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出差或者旅游,导航提示你“前方路口右转”,结果你一抬头,发现是个三层的大立交,上下左右全是匝道,一瞬间就容易开错。
但如果有了3D地图,导航不仅会告诉你右转,还会把路口旁边那栋标志性的、长得像“大玉米”的写字楼给立体地显示出来。
你屏幕里看到“大玉米”,一抬头,现实中也看到了它,这样一来,虚拟的导航和现实的道路就能立刻对应上,心里就有底了,大大降低了开错路的概率,尤其对于路感不太好的驾驶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当然,说到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国内的汽车品牌。
实际上,在车载导航的精细化和3D化方面,我们国内的一些新势力车企,比如蔚来、小鹏、理想等等,早就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
它们不仅有3D建筑,甚至能结合高精度地图,把道路的坡度、弯道曲率、车道线的位置都精确地渲染出来,与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深度绑定。
所以,特斯拉这次的更新,可以看作是在全球范围内跟上了这股潮流,也是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
这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它逼着全世界的厂商都得拿出真本事来吸引用户。
说完了看得见的变化,我们再聊聊“大脑”层面的升级。
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Grok,这次也跟着新版本一起,首次走出了美国,在加拿大的特斯拉汽车上正式启用了。
这个Grok可不是我们平时用习惯了的那种只会简单执行命令的语音助手,它更像一个能跟你聊天的智能伙伴。
因为它背靠着马斯克自己的社交平台X(也就是以前的推特),所以能获取到很多实时信息,回答问题时也常常带点幽默感,甚至有点“小个性”。
这次选择在加拿大首发,也是一个很聪明的策略。
加拿大和美国市场环境、语言文化都很接近,可以看作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和数据,为以后推广到欧洲、亚洲等更复杂的市场做准备。
至于咱们国内什么时候能用上Grok,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毕竟,这涉及到数据安全、网络环境以及语言模型的本地化训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但这至少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图景:以后我们车里的语音助手,可能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能帮你查资料、陪你解闷,甚至能跟你开玩笑的“副驾驶”。
除了这些比较重大的更新,2025.38版本还在很多细节上做了优化,这些改进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日常用车时的一些小烦恼。
比如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就变得更实用了。
以前我们要回头查找某一段行车录像,可能得根据时间和缩略图来回翻找,很费劲。
现在,每一段录像都会自动标注上录制时所在的街道名称和城市信息。
比如说,你上周在中山路上被一辆车加塞,想把视频找出来,现在你只需要在记录仪里找到“中山路”的录像就行了,一目了然。
这个功能不仅在车机上能用,在手机的特斯拉App里远程查看时也同样支持。
同时,通过手机App远程看行车记录仪直播的画面清晰度也得到了提升,这对于那些关心车辆停放安全的车主来说,是个非常贴心的改进。
此外,这次更新还增加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可以将特定的驾驶员设置,和某一把手机钥匙绑定。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家里一辆车,你和你爱人轮流开。
你习惯座椅靠后一点,后视镜角度高一些,喜欢听摇滚乐;而你爱人习惯座椅靠前,喜欢听流行音乐。
以前,每次换人开车,都得手动去屏幕上切换一下个人账户,或者调整半天。
现在,只要设置好了绑定,你拿着你的手机走近车辆解锁,车子就会自动把座椅、后视镜、方向盘、音乐播放列表全部调整到你的专属状态。
而当你爱人拿着她的手机来开车时,车辆又会瞬间切换成她习惯的样子。
这种无声无息的个性化服务,才真正体现了智能汽车的便利。
最后,一些小细节的打磨也让整个用车体验变得更好了。
比如Model 3和Model Y在充电的时候,屏幕上的充电动画变得更加生动了,车后面会显示一个非常逼真的充电桩三维模型,让等待充电的时间也多了一点科技感和趣味性。
还有就是登录车里的音乐、视频等流媒体服务时,不用再费劲地在屏幕上戳着键盘输密码了,可以直接用手机App扫码授权登录,方便了不少。
总的来看,特斯拉的这次更新,既有像3D地图这样引人注目的“大菜”,也有很多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优化,它让车辆的功能性和便利性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一步,也让我们看到,在智能汽车时代,车辆的价值不再仅仅取决于出厂时的硬件,持续的软件迭代与升级,正在赋予汽车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