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车展22万平方米展馆成汽车与AI新科技竞技场,买车福

入夜的西博城外围人来人往,有点儿像小时候县城的大集,只不过空气里多了点儿新科技和烧烤混合的味道。展馆里正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T台上,身着职业装的讲解员正对着还未开放的人潮 rehearse 最后的流程。身边路过一位大叔边扫地边嘟囔:“场地太大,今年腿怕不是要逛断。”这场堪称西南顶流的“汽车闹市”,悄然拉开序幕。

想象一下你穿梭在22万平方米的展馆,脚底板早就抗议了,手里还拿着“参展导览小册子”,每翻一页都是“新物种”——飞行汽车、智能机器人、闪充体验、方程豹、宝马GTR全家桶……你要是路痴,估计能在馆区里走出全球定位系统的自信。

今年的成都车展,可谓千车云集,遍地能人,各路品牌主*打包租馆*、扎团亮相,场面搞得有点儿像自家婚礼上的相亲局,“姑娘们”个个盛装出席,巴不得你多看一眼。

以比亚迪为例,这位“内卷之王”直接把9号馆当成了自个儿后花园,旗下五大家族排开阵势,天神之眼和兆瓦闪充横在中央,怎么看都有一种“造车版宫斗大戏即将上演”的意味。奇瑞“包圆儿”了5号馆,现场多半是为自家IPO送行鞭炮,品牌展示气氛比高考送考场还浓;再看长安,长安、马自达一起站台,10号馆锐气盖过对面的摊位。

而另一边,国际品牌也没打算让本地玩家独美。奔驰为了不输面子,敞篷轿跑和纯电家族一起搬来;宝马“青春回忆杀”GTR首秀,奥迪扔出27款车型,恨不得在展馆里搞“德式联欢晚会”。别克的“至境”品牌带着前瞻新能源范儿,丰田首次让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同台亮相,还真是“牛魔王与牛魔王的正面刚”,保守的日本工程师也终于学会了舞龙狮。

比起以前拿汽油味做门面的时代,如今的车展,AI智能、自动驾驶、飞行汽车成了新标配。无人机盘旋在头顶,身着志愿者背心的机器人给你递水,有点像围着铁饭碗转圈却发现碗里突然多了AI主食——人类感到一点点不安,很合理。今年小鹏机器人Iron和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齐齐上阵,朋友们常问我:“以后修车是不是得带上电工证?”这事我也困惑,毕竟制动液和处理器芯片一块出问题时,修理工和IT男谁先叫爸爸,实在难定标准。

除了买车,车展今年福利操作令人咋舌,买车直降,补贴多重,抽奖抽到手软,连门口旅店都提前涨价,好像所有产业链都在等着车展这口“开门红”。我有位老友嫌抽黄金号码牌太费劲,他觉得年年看车,抽不到金,回回只能看看姑娘,姑娘也没搭理他,汽车厂家的套路,比他追前女友还复杂。

站在现场,细节其实不少梳理。每个品牌狂推自家智能座舱,主打AI自动泊车,超快闪充,甚至号称1000公里续航。但作为旁观者,不得不冷静提个醒:宣传归宣传,真上路有多少场景用得上,是技术进步还是噱头包装?飞行汽车与具身机器人,展台上亮能灯光,离用户落地还有几千公里和数不清的法律红线。有些新技术像隔夜的麻辣烫,看着热闹,入口还需小心。

本届车展也让人思考,我们究竟是在为真正的出行需求买单,还是在为行业的“智能化表演”鼓掌?汽车从机械属性到智能终端的快速跃迁,中间的安全、数据、可靠性、售后服务,很多时候被展馆的焰火掩盖。新车“首发”、“技术首秀”背后的实际体验,只有两年三载之后才能见分晓。换句话说,这些黑科技,可能同时也是车企提前为下一个赛季准备的“止痛药”——今天炒过的热点,明天未必还剩余温。

当然,吐槽归吐槽,车展的确比家门口的超市年货节精彩。无论是“买单者”还是打工人,或许都能在各家品牌造势、福利大战里摸到点城市烟火气。只是,汽车换到了飞行模式,人心变没变,估计还要再交几轮保险。

最后,我总觉得,车展的热闹就像城市生活的缩影。脚底下走着的是硬地板,脑子里盘算着,是不是得补一份新能源保险、是不是这波技术是真的等等。现场每个人,都可以又当“汽车爱好者”,又是“新科技半信半疑论者”,还暗搓搓琢磨着黄金号牌和抽奖。

至于那些还在纠结“这届车展值不值去,买不买新能源”的朋友——你是选择追逐新风口,还是继续按兵不动?这个答案,也许只有你的钱包和时间表最清楚。

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世界正在向你招手。你,是打算让它们为你服务,还是在座椅加热和语音助手里,慢慢做一回“技术旁观者”?也许,智能时代的“驾驶席”,永远留有一张属于“你自己的船票”。

今年成都车展22万平方米展馆成汽车与AI新科技竞技场,买车福-有驾
今年成都车展22万平方米展馆成汽车与AI新科技竞技场,买车福-有驾
今年成都车展22万平方米展馆成汽车与AI新科技竞技场,买车福-有驾
今年成都车展22万平方米展馆成汽车与AI新科技竞技场,买车福-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