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寒冬?中国车企:别急着否定这位老师
最近这汽车市场的变化,让我这个老司机也看得直咂舌。一边是外资车企在华销量腰斩,一边是中国品牌强势崛起。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丰田这个“老师”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先说说外资车企的现状本田8月在华销量56959辆,同比下滑44.29%,这数据可是让我“蹦起来”了。
不光是本田,奔驰、宝马这些豪华品牌也都不好过。
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转型又跟不上节奏,这些昔日的“汽车教科书”突然就变得有点“看不懂”了。
老师变学生了?有意思的是,丰田这个曾经的“老师”,现在也开始跟中国企业学习了。
我记得前几年去参观丰田工厂的时候,还是中国工程师在偷师学艺。
现在呢?
丰田跟比亚迪合作研发电动车,跟小马智行搞自动驾驶,这转变可真是让人感慨。
中国品牌开始玩“新花样”再看看咱们的国产品牌,这玩法是真有意思。
仰望U8能下水,小米SU7上纽北,领克搞电竞版能玩3A游戏,这创新劲头,这个车,是真有点东西!
特别是领克这次跟星纪魅族合作,推出的那个智能眼镜StarVView,2499的价格就能实现188英寸大屏观影体验,这配置,这性价比,韭菜我都想说一声“真香”了。
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关键在于中国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年轻人要的不光是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玩、能秀、能享受的智能平台。国产品牌在这方面反应更快,更懂年轻人。
外资车企该怎么办?我觉得外资车企现在最需要的是转变思维。
像丰田就做得不错,开始在多个领域跟中国企业合作。
奔驰的冷炎副总裁说得好,经常被问“奔驰有没有电动车”,这说明什么?
说明传统优势在消失,需要重新定位。
给车友的建议
1.选车不要迷信品牌,看产品实力
2.关注新技术、新功能的实用性
3.理性看待价格变化,别着急下单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外资与国产的较量,而是在比谁更懂用户、谁的创新更有价值。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最终都得用产品说话。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外资车企未来在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