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5的谍照出来了,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按照官方说法,全新一代产品,2026年正式发布,而且石破天惊地成了第一款拥有Neue Klasse设计风格的燃油车。
你看,这就是德国人的表演性。不装了,摊牌了,我油车也要用你电车的设计语言,主打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状态。但讲真,这不叫发布新车,这分明是宝马自己也搞不清楚未来该走哪条路,干脆把所有路都走一遍,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终极体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有意思的是动力,或者说,是宝马给全新X5塞进去的那个史无前例的“许愿池”。汽油、柴油、插电混动、纯电,甚至还给你来了个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这不是在造车,这是在海底捞点锅底,清汤麻辣番茄菌菇我全都要,最后兑成一锅谁也看不懂的玩意儿。就问你怕不怕?这个许愿池突出一个量大管饱,但问题是,每个愿望实现的质量,可能都只是个安慰奖。
同行看了也得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宝马现在这个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讲真,宝马这手闪电战玩得666,一口气扔出五个选项,直接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让市场自己去投票,这是高手思维。加大加大加大,把所有选项都给你,让你自己选,选错了别怪我,是你自己眼神不好。
但你再仔细一想,坏了菜了,这哪里是高手,这分明是心态崩了。同时开五条产品线,研发、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全都是地狱难度。这不叫战略,这叫发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我昨天晚上点外卖,光选个炸鸡口味就纠结了十分钟,最后选了个原味。你说宝马一个几百亿的公司,面对生死存亡,它能不纠结吗?它这是把自己的纠结,甩给了消费者。
我给你演绎一个荒诞场景。2028年,一个大哥开着全新的氢能宝马X5,意气风发地进了加油站。加油小哥探出头来:“您加什么?”大哥摇下车窗,淡定地说:“加氢。”小哥愣了三秒,然后拿起对讲机用尽全力嘶吼:“经理!经理!这里有个道诡异仙!开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来了!” 这就是宝马想要的未来吗?你把技术名词搞得再高大上,最后还是要面对一个连你车钥匙孔在哪都找不到的现实世界。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小区里的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的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在那一刻都得管大爷叫爷爷。宝马也是一样,它技术的成败,不在于实验室参数,而在于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你那个氢能源,加一次氢要跑半个城市,用户图什么?图一种修仙的体验感吗?
因为我真的开过宝马,我知道那帮用户要什么。他们要的不是氢能源,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屏幕,他们要的是别人问“你开什么车”时,他云淡风轻地说“宝马”时,对方眼里那种“哦,这哥们混得还行”的眼神。这是一种社交货币,懂吗?一种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宝马也一样。现在宝马自己把这个货币搞毛了。那个新前脸,所谓的“大鼻孔”,气场弱了不是一点半点,一股子硬凹出来的科技感。以前的宝马是西装暴徒,现在这个感觉像是穿了件印着西装图案的T恤,主打一个精神胜利。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宝马比作点外卖的,好像有点侮辱人家工程师了。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啥不对。这帮德国老钱,脑子里还是觉得品牌就是金钟罩铁布衫,标贴在那,怎么整活都有人买单。
我真的会谢,都什么时候了还搁这儿搞柴油?是是是,欧洲人喜欢,但你这车不也在中国卖吗?这玩意儿在国内的下场,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宝马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关心。它不是在做产品,它是在搞行为艺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充满表演性的、不务正业的行为艺术。
所以说,全新X5能不能打,跟它用油用电还是用氢,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真正的胜负手,在于那个经典的天地门,关门的声音够不够厚重。只要那个‘砰’的一声还能让副驾的姑娘心里咯噔一下,那这车就还能卖。但能卖,就是能卖。不管你觉得它丑,不管你觉得它乱,但它就是能卖。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其他都是扯淡。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