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广汽传祺在番禺总部举办了一场以用户为核心的新品共创大会,同时正式宣布传祺向往S7 Pro+系列上市,售价15.98万元起。与其说这是一场新车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品牌与用户深度对话的成果展示。
作为传祺向往车系的首款车型,传祺向往S7自推出以来便以高满意度著称,而此次传祺向往S7 Pro+系列的推出,更是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出发,在智能、续航、舒适三大维度上进行针对性升级,试图在竞争白热化的20万级插混SUV市场中,树立新的价值标杆。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配置内卷”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传祺向往S7 Pro+并未停留在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试图通过“用户共创”的模式,让产品进化更贴近真实需求。从去年3月车系发布至今,传祺向往团队走访了全国31座城市、近千位车主,收集了大量一线反馈。
这种“从用户中来,到产品中去”的思路,让传祺向往S7 Pro+的升级方向显得尤为务实。例如,在智能座舱层面,全系标配的高通8295芯片和Pad化车机界面,不仅是为了参数领先,更是为了确保系统在未来十年内持续迭代的流畅性,这反映出传祺对“常用常新”这一用户体验承诺的重视。
智能驾驶成为本次升级的另一大看点。传祺向往S7 Pro+搭载了同级少有的可变焦激光雷达,配合27组传感器和英伟达Orin-X芯片,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广汽宣布该车型将在年内通过OTA首批搭载Momenta最新的R6飞轮大模型。
这意味着,传祺向往S7的智驾系统不再仅仅依赖于规则编码,而是具备持续进化的能力,尤其是在应对“加塞”“鬼探头”等长尾场景时,将更具拟人化判断力。在当前多数车企仍以高速NOA为主打的情况下,传祺试图通过大模型技术切入城市复杂路况,不失为一次有前瞻性的布局。
在用户最为关心的电池安全与续航方面,传祺向往S7 Pro+搭载的36.3度弹匣电池,不仅CLTC纯电续航达205公里,更值得注意的是其WLTC与CLTC续航比值高达82.9%,远高于行业普遍60%-70%的水平。这一数据背后,体现的是传祺对续航标定真实性的追求,尽可能缩小理论值与实际用车之间的差距。而弹匣电池至今“零自燃”的记录,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用户对电动车安全性的隐忧。
在“舒适”这一看似传统却极考验功底的维度,传祺向往S7 Pro+通过137°零重力座椅、15mm加厚慢回弹海绵、23㎡超柔皮质包覆等细节,试图在有限成本内营造越级的乘坐质感。这些设计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基于用户对长途出行“久坐不累”的真实痛点。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祺正在尝试将传统燃油车时代积累的“人体工程学”优势,平滑过渡到新能源产品中。
值得注意的是,传祺在此次发布中并未刻意强调“性价比”,而是反复突出“品质”与“可靠性”。作为连续八年蝉联中国新车质量第一的品牌,传祺试图在新能源时代继续巩固其“大厂品质”的认知。从919航空品质工厂到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些背书在消费者愈发理性的购车决策中,或许比某个单项配置的领先更具长期吸引力。
汽车网评:传祺向往S7 Pro+的上市,不仅是产品矩阵的补充,更是广汽传祺从“造好车”向“懂用户”转型的关键一步。在高度同质化的插混市场中,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或许不再是硬件参数,而是品牌是否愿意俯身倾听,并将用户声音转化为产品力。向往S7能否成为“智能王”尚待市场检验,但其坚持的共创路径,已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值得关注的样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