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琼发现身边好多人都在琢磨换新能源车。
加油站里加油的队伍越排越长,马路上绿牌车越来越多,商场广告屏上"零排放""充电8分钟跑200公里"的标语闪得人眼睛疼。可她最近碰到三件事,把自己看车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
第一个是隔壁老王的事。老王五年前花18万买的合资燃油车,上个月卖二手车只值6万5。销售说他这车要是换成同级别新能源,落地价得18万。老王蹲在小区门口的石墩子上抽了半包烟:"这不是白白扔了11万?够买辆五菱宏光跑滴滴了!"
第二个是亲戚小李的闹心事。他去年买的电动车,冬天开暖风续航直接缩水40%。上周带孩子去动物园,半路电量告警,导航显示最近的充电站在28公里外。小李硬着头皮开过去,到了才发现充电桩前排着三辆出租车,等了45分钟才充上10%的电。
第三个是同事老周的糟心经历。他那辆标榜"终身质保"的新能源车,撞坏保险杠后4S店说要换整个前脸,报价2万8。老周在修车厂拍着大腿骂:"早知道修车比换零件还贵,当初不如买辆捷达!"
现在满大街的新能源车广告都在说省钱,可实际算下来真不一定。按普通家庭一年开2万公里算,燃油车加油确实比电车多花7千块。但新能源车贬值得吓人,去年卖25万的爆款车,今年新车就降到18万,二手市场连12万都卖不动。有车主自嘲:"开新能源车像炒股,上个月还是顶配,这个月就成了跳楼价。"
充电难的问题更让人头疼。小琼家住2000户的小区,停车场只有20个充电桩。每天下午五点,充电桩前跟菜市场抢特价菜似的。有住户在充电枪上挂U型锁,生怕被别人占了位。更夸张的是,有位车主在充电站蹲守三小时,眼睁睁看着前面两辆车充完电却拔枪走人——他们车里有充电宝,临时应急充手机。
维修保养更是躲不开的坑。有位女车主倒车蹭了后保险杠,4S店说后视摄像头进水要换总成,开价8千块。她说:"这要是我爹那辆老桑塔纳,换个保险杠也就三百块。"最离谱的是电池问题,某品牌电动车电池组更换费用高达9万,够买辆五菱宏光MINI EV再加辆雅迪电动车。
不过小琼也提醒,不是所有车都适合继续开燃油车。她二舅开的老捷达,12年跑了28万公里,除了换过两次雨刷片,连火花塞都没换过。反观她表弟去年买的某品牌电动车,提车三个月就因系统升级失败抛锚两次,每次都要拖车回4S店。
要换车至少得等三个条件成熟:充电桩要比新能源车多三倍,现在全国比例还差一半;电池续航真能稳定在800公里以上,而不是实验室数据;维修网点要像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现在换新能源车就像2010年买触摸屏手机,不是不能用,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有经验的车主建议,要是你那台燃油车没出过大毛病,发动机没换过零件,变速箱换挡不顿挫,真不如再开两年。等充电桩像加油站那样密集,电池比燃油箱还皮实的时候,换车才是明智选择。现在急着换车,就像夏天买羽绒服——不是不能用,但总感觉亏得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