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成第三家央企,行业整风号角吹响,杜绝低质低价内卷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当前的现状,那就是“一边高歌猛进,一边自相残杀”。人人都在讲智能、讲创新、讲转型升级,仿佛明天就能登上世界巅峰。可真正的行业内幕,其实是低质低价的血腥内卷正在悄然蔓延:有的企业卖得比白菜还便宜,有的品牌甚至在质量上无底线讨巧。打着未来的幌子,办着昨日的烂事。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安汽车集团横空出世,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第三家汽车央企。挂牌成立之日,实际上也是吹响了行业“整风”的号角。执行副总裁叶沛一席话,直刺行业要害——坚决杜绝低质低价带来的无序内卷,坚决不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里继续打滚。这不是喊口号,而是摊牌式自我约束,意思很明白:想走长远,就必须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说实话,“高质量发展”这个词,已经被官宣用滥了。可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实里,一下就变得真金白银。你低价我更低价,你省成本我偷工减料——这么下去,大家最后只能合伙跳海。叶沛的态度是,既然有了央企这块金字招牌,咱们就要有点脊梁骨、有点自律。不是谁都能玩命消耗,把行业底裤都扯下来;而是应该联手上游下游,合力打造一个有序、健康、上升的产业链,让市场回归到真正的价值创造。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唱高调?但你回头看看,不久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定下目标:到2030年,整车年产销要做到500万,新能源车要占六成,海外还要占三成。这种规划要想实现,有赖的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战,而是全行业携手奔向良性循环。真正的寡头,未必是打败了所有对手的人,更可能是带头改造游戏规则的人。

比喻来说,现在的行业就像一道大型自助餐,大家上桌太快,有的拼命抢前菜,根本顾不上食物变质。时间长了,不是胃痛,就是整个宴席砸了锅。长安汽车这次站出来,就是要把餐桌重新整一整——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关键是谁都不能偷偷换劣质底料糊弄别人。

长安成第三家央企,行业整风号角吹响,杜绝低质低价内卷-有驾

何况上升到央企身份,社会责任的天平更重。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代表着国家新一轮科技创新,也是全球竞争格局下的国家脸面。此前朱华荣已多次表态,要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搞恶性竞争,不走歪门邪道。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舞台有发言权,不至于被恶性低价和质量问题反噬。

我们容易幻想创新一定出成果,却忽略了规范和底线才是创新的基础。你可以一时通过成本杀价获取市场,但后果可能就是整个行业陷入无底洞,最终被消费者和监管“用脚投票”清场。长安汽车既然选择挺身而出,与上下游企业构建良性生态,就等于把企业发展和行业前途绑定到一条船上。这既是一种理性选择,也是一种担当。

长安成第三家央企,行业整风号角吹响,杜绝低质低价内卷-有驾

有趣的是,这场看似“理直气壮”的整改,其实也充满了幽默感。试想,每当有企业被点名“血拼价格”,业内总会有人酸溜溜地说:都是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嫌便宜?可这“人民”的需求,终归不是只要便宜货,更多是对品质、服务和安全的苛刻期待。叶沛和朱华荣干脆地掀桌,把“卷”字赶出门外,直接要求行业“升级打怪”。

短短一句“杜绝产业链低质低价”,背后其实是对整个市场秩序的顶层再造。央企带头,不只要对自己负责,也要为行业立标杆。未来中国汽车能否冲进全球TOP10,关键取决于今天能不能有企业跳出价格泥塘,坚守质量、修补生态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长安成第三家央企,行业整风号角吹响,杜绝低质低价内卷-有驾

结束语不必煽情。长安汽车的高调宣言,有可能被视为一剂“强心针”,更可能在行业里引发新的良性连锁反应。毕竟,在命运共同体的棋盘里,谁都不能指望永远靠消耗底线赚快钱。真正令人敬畏的,是那批愿意主动修正航向、带领大家“卷”出天花板的人。至于那些玩低价、拼血汗的旧故事,就让它们随历史灰尘一同散去吧。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