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理想汽车2倍工资挖蔚来人才!

突发!理想汽车2倍工资挖蔚来人才!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劲爆的!新能源车企的“抢人大战”已经卷到连评论区都不放过了——理想高管公开喊话蔚来员工:“双倍工资,速来!” 这操作,学姐我看了都直呼“这个车,有点意思”!

---

一、事件回顾:评论区变“人才市场”

7月21日,理想汽车高管在蔚来子品牌乐道的技术文章下直接“挖墙脚”,点名要乐道团队的技术人员,承诺薪酬翻倍。

导火索是乐道L90的电池包技术碾压行业:440kg重量、193.2Wh/kg能量密度,比同行高出一截。

而理想自家的MEGA电池包还在为减重80kg挠头,高管急得亲自下场当“猎头”。

学姐点评:

1. 技术短板暴露:理想MEGA销量崩盘后,轻量化技术成了救命稻草,但“临时抱佛脚”靠挖人,不如扎实搞研发。

2. 行业内卷升级:嘴上说“共建新能源生态”,实际连评论区都成了人才战场,“卷技术”变“卷薪资”,这吃相属实有点野。

---

二、背后真相:轻量化是车企的“命根子”

突发!理想汽车2倍工资挖蔚来人才!-有驾

为什么电池减重这么重要?学姐给大家划重点:

- 续航提升:每减重100kg,电动车续航能增加约10%。

乐道L90的轻量化技术直接拉开行业差距。

- 成本控制: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能降低电池和车身成本,但研发门槛极高。

- 用户体验:更轻的车身意味着更好的操控和能耗效率,用户感知明显。

理想MEGA的教训:

- 被网友恶搞成“灵车”造型后销量暴跌,股价蒸发60%。

- 纯电技术储备不足,“营销吹过头,技术接不住”,高管气得网上骂街也没用。

学姐说车:“靠钱砸出来的技术护城河,能稳多久?

---

突发!理想汽车2倍工资挖蔚来人才!-有驾

三、行业乱象:高薪挖角 vs 技术空心化

理想这波操作,暴露了新能源行业的“囚徒困境”:

1. 恶性循环:你挖我电池工程师,我撬你智驾团队,最后全行业技术同质化(比如智能座舱系统“撞脸”)。

2. 薪资泡沫:应届生月薪2万,跳槽直接翻倍,但实际能力可能“接不住项目”。

3. 法律风险:理想一边高薪挖人,一边起诉离职员工索赔千万,人才流动成“黑洞”。

对比正面案例:

- 比亚迪:校企合作定向培养,长期投入研发。

- 蔚来:开放自动驾驶平台,技术共享换生态共赢。

- 小鹏:敢砸45亿加码智驾研发,走“硬核”路线。

突发!理想汽车2倍工资挖蔚来人才!-有驾

学姐锐评:“撒钱抢人一时爽,技术空心火葬场!

---

四、未来展望:该拼技术,还是拼钱包?

1. 短期:挖人能快速补短板,但治标不治本。

2. 长期:车企需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像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一样,“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3. 消费者影响:技术内卷最终会反馈到产品上,但薪资泡沫可能推高车价,“羊毛出在羊身上”。

开放问题:车友们,你们觉得高薪挖人是“真香”,还是“饮鸩止渴”?评论区聊聊!

---

结尾

这场“抢人大战”看似热闹,实则暴露了新能源行业的技术焦虑。

学姐始终认为:产品力才是硬道理,与其double工资挖人,不如double研发投入。

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P.S. 想听学姐分析具体车型?留言点名,下期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