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卖了2万多辆,朗逸也破2万,燃油车真的不行了?
你敢信吗?在新能源车铺天盖地宣传“颠覆”“淘汰”的时候,7月燃油车销量榜一出,直接打了多少人的脸——销量过万的燃油车整整19款,合资车前十占八席,轩逸、朗逸双双突破2万辆大关。这不是偶然,是实打实的市场选择。我翻完这份榜单,第一反应是:燃油车不仅没死,还活得挺滋润。尤其是合资品牌,这次简直是“屠榜”式回归。但更让我感兴趣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这些车凭什么还能打?它们靠什么留住用户?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从细节出发,聊聊这份榜单背后的“硬道理”。
轩逸、朗逸:不是“老气”,是懂中国人
先说这两位“老对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月销双双破2万,第四周还环比增长。很多人说它们“过时”“没新意”,可市场不这么看。我去年深度试驾过新款轩逸,说实话,外观确实没那么惊艳,但坐进去那一刻,我就明白了它为啥卖得好。
第一,座椅是真的舒服。日产“大沙发”不是白叫的,填充物软硬适中,支撑到位,我开过一圈市区+高速,连续驾驶3小时,腰背几乎没疲劳感。这背后是日产多年人体工学研究的结果,不是堆料就能复制的。
第二,省油且平顺。轩逸用的是1.6L自吸+CVT,账面数据一般,但实际开起来非常顺,油门响应线性,城市通勤特别跟脚。我实测百公里油耗6.3L左右,和官方数据差不多。关键是——它不挑路,不挑人,老人开不累,新手开不慌。
朗逸呢?我试驾的是1.5L版本,动力比轩逸稍强,底盘调校更扎实。大众的MQB平台优势在这代朗逸上体现得很明显:转向精准,过弯稳,高速不飘。而且它的内饰虽然塑料感强点,但功能分区清晰,按键手感扎实,特别适合“务实派”用户。
这两款车能月销2万,靠的不是炫技,而是把“家用车”三个字吃透了。它们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搞花哨科技,而是把舒适、省心、耐用做到极致。你说它没亮点?但它哪哪都不让你糟心,这就是最大的亮点。
星越L:国产高端燃油的“破局者”
榜单第三是吉利星越L,月销1.4万+,是前十里唯一的国产SUV。我开过朋友的星越L,第一印象是——这车不像15万级的。
外观上,它用了沃尔沃式直瀑格栅+贯穿尾灯,气场足。内饰更狠,三块大屏+大面积皮质包裹,坐进去有种“越级”感。但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底盘质感。星越L用的是SPA架构,和沃尔沃XC60同源,所以开起来特别稳,过减速带那种“整”的感觉,是普通国产车给不了的。
动力方面,2.0T+8AT,加速够用,换挡逻辑也聪明。我跑过一次高速,120km/h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不到2000rpm,噪音控制得不错。它的成功,不是靠低价,而是靠“高价值感”——你花15万,能体验到25万车的质感。
相比之下,博越L虽然也进了前十,但更多是靠吉利的品牌力和终端优惠支撑。它的设计更年轻,但底盘偏软,高速稳定性稍弱。不过,它能守住前十,说明吉利在燃油车智能化和设计上的投入,开始见效了。
德系双雄:帕萨特、途观L,稳如老狗
大众这次真是“赢麻了”。帕萨特第4,途观L第5,月销都超1.5万。我开过新款帕萨特,最大的感受是——它越来越像一台“行政级”轿车。
外观大气,内饰简洁,座椅宽大,后排空间堪比C级车。2.0T高功率+DSG,动力随叫随到,但最让我佩服的是它的隔音。高速上,胎噪、风噪都被压得很低,搭配丹拿音响,简直就是移动音乐厅。
途观L就更不用说了,空间魔术师。七座布局实用,后备箱能装下婴儿车+行李箱+露营装备。我朋友一家五口常跑长途,就认准途观L,说“开十年也不觉得小”。
这两款车的成功,说明一个道理:中型车市场,用户要的不是花哨,而是可靠、体面、能扛事。德系车在品控和长期使用稳定性上的积累,短期内很难被超越。
日系SUV:锋兰达、卡罗拉锐放,实用主义的胜利
榜单11-25名,日系SUV扎堆出现。锋兰达、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CR-V,个个销量过万。我试驾过锋兰达,说实话,内饰塑料感强,车机反应慢,但——它真的很省心。
TNGA架构带来高刚性车身和低重心,开起来稳;1.5L三缸机虽然被吐槽,但实际抖动控制得不错,油耗也低,百公里6L左右。关键是——保养便宜,保值率高。我查过二手车市场,三年车龄的锋兰达,还能卖到新车价的70%以上。
卡罗拉锐放更像“城市精致版RAV4”,外观更年轻,内饰质感提升,适合年轻家庭。它们的成功,印证了那句话:不是所有用户都追求极致性能,很多人只想买一辆“不坏、不贵、不烦”的车。
豪华品牌:BBA还在,但有点“力不从心”
宝马3系、奥迪A6L、红旗H5进入11-25名,月销9000-1万,表现稳定。但再往后看,宝马5系、奔驰C级、GLC、E级,月销都在7000-8900辆,部分车型周销量波动剧烈。
我开过新款奔驰GLC,内饰豪华感没得说,但第二周销量骤降,可能和终端优惠收窄有关。豪华品牌燃油车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新能源的冲击,一边是用户对性价比的更高要求。
反倒是红旗H5,月销过万,杀进前20,挺让人意外。我试驾过,2.0T+8AT,底盘扎实,内饰用料良心,性价比确实高。它能卖得好,说明国产豪华车正在用“越级体验”抢市场。
对比一下:星越L vs 途观L,谁更值?
我们拿两款热门SUV对比一下。星越L:15万级,SPA架构,三屏内饰,2.0T动力,空间够用,但品牌力稍弱。途观L:20万级,MQB平台,空间更大,七座可选,品牌认可度高,但内饰设计保守。
如果你看重性价比和科技感,星越L更香;如果你需要大空间和长期保值,途观L更稳。没有绝对谁好谁坏,关键看你更在意什么。
燃油车的未来:不是消亡,而是进化
很多人问我:“燃油车是不是快没了?”我的答案是:不会。至少在未来十年,燃油车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补能便利性。加油站比充电桩多得多,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长途出行时,燃油车依然有优势。其次,技术仍在进步。比如大众的1.5T Evo发动机、丰田的第五代混动、吉利的雷神动力,都在提升效率、降低排放。
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电动车。很多用户要的是一辆“工具”,而不是“玩具”。他们不需要大屏、自动驾驶、OTA升级,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开回家。
所以,燃油车不会消失,而是会向更高效、更可靠、更细分的方向进化。未来的市场,一定是“油电共存”,用户按需选择。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这份7月燃油车销量榜?
你觉得轩逸、朗逸凭什么还能卖这么好?
如果你现在要买车,会选燃油车还是新能源?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我上次试驾星越L,路过一个加油站,看到一排电动车在排队等桩,而旁边加油的车几分钟就走。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选择,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暂无相关数据:关于新能源车在7月的具体销量对比,因素材未提供,无法展开分析。
需要进一步确认:奔驰GLC销量波动的具体原因,是否与终端政策调整有关。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