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

最近刷汽车圈新闻,吉利官方宣布星越L累计销量突破七十万台!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早说这车行,当初喷子瞎吵啥""七十万台?我邻居买了三年,油耗高得离谱!"更绝的是,2025年年初还有车评人放话"星越L就是吉利吹出来的泡沫,年底肯定凉",结果打脸来得比秋风还快。

这车当年被骂"三大件不行""内饰廉价""溢价离谱",怎么现在反倒成了国产SUV里的"常青树"?七十万台的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咱今天就来扒一扒。

第一部分: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吉利星越L自2021年7月20日上市至今,从这辆车刚推向市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要走一条荆棘之路。没人相信一个国产品牌能在这个价格段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但现实总爱打脸。短短四年多时间,星越L从零到七十万台,这个数字说出来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换个角度想就明白了——平均每年卖十四万台多,每个月的销量稳稳过万。

要知道,2025年国内SUV市场竞争有多卷吗?新能源车在疯狂抢占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在疯狂降价甩货,连新势力都卷成了"价格屠夫"。可星越L呢?既不是纯电动,也不是插电混动,就一款普普通通的燃油SUV,却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杀出重围,卖出这样的成绩。这背后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支撑。


时间倒回2021年7月20日,星越L刚上市那会儿,网上的骂声一片接一片。有人说"2.0T发动机配个三缸机?吉利在糊弄人呢",有人说"十三万七两千起售,还比合资CR-V还贵,凭啥?"更有人吐槽"内饰塑料感太重,十万块的国产车都比它强"。当时整个舆论环境对星越L可不怎么友好,几乎没人看好这款车的前景。结果呢?首月销量直接破万,完全出乎意料。

等到了2022年,星越L全年销量约十三万台,不但没有凉下去,反而稳定在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2023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涨到了十六万台,销量在持续增长。2024年更是猛烈,直接冲到了二十六点七万台,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数字了。进入2025年之后,这款车的势头更加凶悍,前九个月就干了十七点九万台的销量,要知道这是在新能源车已经疯狂占据市场、燃油车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的时代。七十万台看似遥远的目标,就这样被星越L一步步踩踏成了现实。

为啥能逆袭成功呢?从产品角度来说,吉利为了确保星越L的质量可靠性,把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时间硬生生拉到了四千小时,这比行业标准整整多了一倍。别人家的发动机测试一千小时就敢上市,吉利非得多折腾三倍,就是怕用户开几年出问题。2025年有第三方机构做过"五年保值率"的专业调查,星越L以高达六十八点九的保值率数据排在中型SUV前三位,甚至比不少合资车还要牛。这就是用户选择星越L的真实原因——他们买的就是这份可靠和踏实。


第二部分:被骂"三大件不行"?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热,星越L作为一款燃油车,凭什么还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俩字——"可靠"。但这种可靠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用技术堆砌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地做出来的东西。

先从发动机说起。星越L搭载的JLH-4G20TD发动机,高功率版本号称"国产最强2.0T"。这台发动机能爆发出二百三十八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三百五十牛米,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仅需七点七秒。放在同级别的燃油SUV里,这个动力水准直接吊打本田CR-V的一点五T版本,那个才一百九十三马力呢。途观L的二点零T低功率版本也就一百八十六马力,完全被压在身下。动力参数不是虚数字,它关系到你开车的整个体验,加速能不能跟得上,超车能不能果断,这些都是真实的。


2025年年初的时候,有汽车媒体拆开了一台已经跑了三十万公里的星越L来做解剖。结果发现这台发动机的缸体磨损度仅仅只有零点零二毫米,而行业标准是零点零五毫米。活塞环间隙还在完全正常的范围内,一切数据都显示这台发动机依然处于相当不错的工作状态。这啥概念?相当于你买一辆车,开个二十年发动机还能跟新车一样好用,这在燃油车领域已经是相当罕见的表现了。

再说变速箱这个东西。星越L配备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七速湿式双离合,一个是爱信8AT。早期的双离合版本被骂过"顿挫",这是个老问题了。但到了2025年,吉利升级了第三代的控制程序,换挡逻辑变得聪明得不像话,几乎就像一个开了几十年的老司机在操纵车子。有车主做过实测,市区里堵车跟车的时候,升挡降挡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顿挫,平顺度相当不错。上高速超车的时候,降挡速度比合资车的AT变速箱还快零点二秒,这种响应速度确实厉害。爱信8AT版本则是换挡更加柔和,整个平顺性做得也相当到位。

更关键的是,这两款变速箱的故障率都低得吓人。2025年吉利汽车的售后统计显示,星越L的变速箱投诉率仅仅只有零点零三,而整个行业平均水平是零点一五,整整低了五倍。这数字说明什么?说明这款变速箱真的皮实耐用,不是那种容易坏的东西。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最后来说底盘的部分。星越L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但这不是什么稀奇的配置。真正牛的地方在于底盘的调校团队是原沃尔沃的工程师在操刀。2025年有专业的汽车媒体做过"烂路舒适性测试",他们开着星越L去过各种坑坑洼洼的路面。过减速带的时候,后排乘客基本感觉不到什么颠簸,整个隔离做得相当出色。跑山路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的控制水准比同价位的本田冠道还要好,这就是专业调校的威力。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表现呢?因为底盘用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的混合结构,既保证了刚性,又降低了整个车的重量。这就是为啥星越L开起来既稳又省油,官方综合工况油耗是七点七九升每百公里,实际使用中大概八点五到九点七升每百公里,这个水准在同级别的车里已经算相当节省的了。

第三部分: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

现在问题来了,同样是燃油SUV,为什么星越L能够从"全网群嘲"的地位变成"七十万用户的选择"呢?说白了,就赢在了用户思维这一点上。吉利把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想明白了,然后做出来的。

对比一下同期上市的合资SUV,比如2021年上市的本田CR-V。那款车的一点五T版本只有一百九十三马力,起价是十七点九八万。星越L呢,动力方面直接更强,有二百三十八马力,配置方面也更丰富。同样的价格,星越L能给你标配L2级辅助驾驶,全景天窗,真皮座椅,而CR-V这些配置还得加钱才能选装。从性价比角度,用户一对比就明白了。

2025年汽车之家做过用户满意度的大规模调查,星越L在"质量可靠性"这一项的得分是八点九分,比CR-V高了零点七分。在"售后服务"这一项,星越L得了九点一分,比整个合资品牌的平均水准高了零点五分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买过这款车的人,他们的满意度确实是很高的,不是什么虚数字。

再往深里说,星越L其实就是吉利"技术下沉"的一个代表作。在2021年之前,吉利给外界的整体印象就是"性价比还不错,但技术方面一般"。星越L一出来就打破了这个认知。二点零T高功率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这一系列配置放在2021年那个时间点,同价位的合资车根本给不了这些东西。用户一看就明白了,同样花十五万块钱,为什么不选配置更高、动力更强的国产车呢?这就是星越L之所以能打动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普通消费者的原因所在。

吉利从一开始就没有盲目地跟风去搞新能源,而是深深扎根在燃油车领域,把可靠性做到了极致。他们也没有迷信"低价内卷"那一套,反而是用"配置加技术"这个组合拳来打动消费者。这种策略在2024年和2025年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整个市场在新能源和价格战的夹击下都在哀嚎,但星越L却能稳定保持在月销一万多台的水准,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星越L的销量爆炸之后,各大网络平台的评论区全是各种"灵魂拷问"。我挑了几个最典型的问题来聊聊,相信你也有过同样的疑惑。

第一个问题是"七十万台都是低端用户?有钱人为啥不买BBA?"这个问题问得好。星越L的主力售价区间是十三到十八万块,这个价格段的目标用户就是普通的家庭购车者。他们要的是什么呢?就是空间足够大,轴距足足有二千八百四十五毫米,后排能舒舒服服地跷二郎腿。配置足够丰富,全家出游的时候能充电能看电影,娱乐功能齐全。养车便宜,一年的保养费用比新能源车要低两千块钱。BBA的车再香,那也是三十万起步的价格,普通家庭真的不一定舍得花那个钱。从经济学角度,用户选择星越L就是最理性的决策。


第二个问题是"燃油车迟早被淘汰,现在买星越L是不是49年入国军?"这种问法听着有点扎心,但也要实事求是地回答。2025年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确实已经超过了六十,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压得很厉害。但即便如此,燃油车仍然占有四十多的市场份额,这个盘子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以及那些长途出行需求比较强的用户群体,燃油车的优势依然明显。加油五分钟就能跑六百公里,不用担心充电桩排队的问题。维修保养的网点遍地都是,坏了不用等配件。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可靠"这个属性的重要度,确实比"新潮"要高得多。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第三个问题是"后期油耗会不会飙升?开几年会不会需要大修?"这是二手车和长期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2025年有机构做过跟踪调查,显示星越L车主的平均油耗从第一年的八点二升每百公里,降到了第三年的七点五升每百公里。这个现象很正常,因为发动机跑了一段时间以后会磨合得更加顺畅。关于大修的问题,前面说过了,四千小时台架试验加三十万公里的拆解测试,发动机的耐用性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只要车主能够按照保养手册正常保养,开个十年八年根本没什么问题。这不是为了帮吉利说话,而是基于实际的数据和用户反馈得出的结论。

结语:星越L给国产车"上了一课"!


从2021年被全网骂成"工业垃圾",到如今累计销量突破七十万台,星越L用实力证明了一件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用户根本不是傻子。骂得再凶,也不如产品过硬来得实在。吉利没有盲目跟风去搞新能源,而是把燃油车的"可靠性"这条路走到了极致。也没有迷信什么"低价内卷",而是用"配置加技术"这个组合拳来打动普通消费者。这种策略的成功,意味着国产车的整个发展思路可能要调整了。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下次如果再有人当着你的面说"国产车真不行",你就直接把星越L的七十万台销量单甩过去。七十万台,这不是凭空捏造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用钱投票选出来的结果。有些车,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星越L就是这样的典型。

如果你有十五万块钱预算要买一辆SUV,会选"争议不断但销量爆炸"的星越L,还是"口碑稳定但配置一般"的合资车呢?这个问题放在评论区,咱们一起聊聊。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吉利七十万台是吹出来的?这数据咋来的?星越L的硬核藏在哪儿?从被骂惨到真香,星越L凭啥逆袭?-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