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困扰无数车主的问题终于有了新解法。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驾驶人超过5.5亿。每一次交管业务的细微改进,都将影响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11月1日起,7项公安交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措施正式落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集成服务。
这项改革直击新车上牌过程中的痛点:多头跑、材料繁、耗时长。以往车主需要奔波于车企、保险公司、税务部门和车管所之间,如今只需通过“交管12123”APP就能完成选车、购险、选号、上牌全流程。
具体来说,改革带来了三项实质性变化。 首先是全链条信息共享,公安交管部门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实现信息联网,共享核查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
其次是车企预查验便利。公安交管部门已与3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信息联网,将查验环节前置到车辆生产阶段。这意味着对于已实现“预查验”的车辆,车主可以免去现场验车环节。
最后是一站式线上办理。车主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所有手续均通过手机完成。 牌证通过寄递方式送达,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牌证到家”。
这项服务目前已覆盖30余家车企。 从试点城市的情况看,效果显著。 重庆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新车上牌时间从原来的半天缩短至30分钟以内,需要提交的7项材料全部精简。
除了新车上牌“一件事”,本次改革还同步推出了6项“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 这些措施覆盖了车辆使用、驾驶人考试和助企服务等多个场景。
在车辆使用方面,解除机动车抵押登记、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等三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 特别是机动车转籍业务,申请人不再需要往返两地办理手续。
驾驶人考试方面也变得更加灵活。如果无法按照预约时间参加考试,申请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提前一天取消考试。 学员报考后需要变更准驾车型的,也可以通过APP直接办理。
对于专业运输企业,新规同样带来了便利。规范经营的大件运输企业可以线上再次申领临时号牌,无需重复提交纸质申请资料。校车驾驶资格的申请也实现了线上办理,免去了纸质材料的提交。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公安交管网办业务总数增至41项。据统计,“交管12123”APP目前用户超过5.8亿,日均访问量达2700万人次。 公安交管部门日均提供网上服务297万次、精准导办300万次。
从试点城市的实践来看,改革成效已经显现。在8个试点城市中,新车上牌流程得到大幅优化。 以重庆为例,当地汽车企业预查验新车已达80.5万辆,实现了“出厂即查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群体,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也同步优化了线下窗口服务,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帮助,确保服务覆盖所有人群。
这项改革的背后,是公安交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努力。 近年来,公安部已累计推出160多项高效便利的服务举措,这些措施累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
数字化正在重塑交管服务的格局。 从“多窗跑”到“掌上办”,从“交材料”到“免提交”,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