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想汽车高管李昕旸亲自下场辟谣"23万低价传言"时,这场定价博弈已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9月26日即将上市的理想i6,正站在新能源市场的十字路口——是复制L6的24.98万稳健策略,还是以低于23万的"自杀式定价"血洗市场?这个数字将直接决定理想能否在特斯拉Model Y与小米YU7的夹击中杀出血路。
新能源中场战局:25-30万市场的生死线
2023年新能源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小鹏G6降价至20.99万保量,问界M5智驾版却逆势上攻至27.98万。这个占新能源市场18%份额的价格带,正成为燃油车置换的主战场。理想i6若想实现月销2.5万辆的目标,必须在此建立桥头堡。但难题在于,既要避开自家L6的24.98万价格红线,又要在Model Y的26.4万和小米YU7的25.4万之间找到生存缝隙。
定价天平上的三重博弈
内部平衡术正在考验理想的产品经理们。i8定价33.98万,L6卡位24.98万,若i6下探23万,可能引发产品线内耗。但供应链透露的磷酸铁锂电池方案(比i8减少10.5kWh)和选装包模式,确实预留了降本空间。摩根士丹利警告称,若定价激进导致毛利率跌破15%,将动摇资本市场信心。
外部狙击战同样凶险。特斯拉Model Y凭借品牌溢价牢牢占据26万价位,小米YU7则以25.4万预售价和生态优势虎视眈眈。更危险的对手是智己LS6,其800V平台+准900km续航的配置,在25万区间已形成技术压制。
定价推演:三种可能引发的市场地震
激进派方案(≤23万)将直接复刻比亚迪"油电同价"策略,可能迫使小鹏G6二次降价,但理想需要承受每辆车少赚2-3万的代价。稳健派(24-25万)选择以720km续航+5C超充建立差异化,不过这种"挤牙膏"式定价难以刺激市场神经。保守派(>25万)则可能重蹈蔚来ET5覆辙,错失家庭用户置换窗口。
格局重构:i6定价的蝴蝶效应
若选择23万地板价,理想将获得月销冲击3万辆的武器,但会永久改变品牌溢价能力。选择25万中位数,则给Model Y焕新版留出降价空间。这场定价博弈的本质,是理想在"要利润"还是"要规模"之间的终极抉择。李想"拒绝捧杀"的回应,暗示公司更倾向稳扎稳打,但市场留给新势力试错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终局启示:没有惊喜就是最大风险
当比亚迪宋L、智己LS6等竞品磨刀霍霍时,理想i6若仅给出24-25万的"安全牌",很可能沦为又一款平庸之作。这个9月,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定价权争夺战,或许将由一组简单的数字定下基调——23万还是25万?答案揭晓之日,就是新一轮淘汰赛鸣枪之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