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

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有驾

选家用车时,你有没有被4S店销售的“黑话”绕晕过? “这款是缸内直喷,动力足还省油”“那款多点电喷,皮实耐造好养活”——发动机的供油技术,就像汽车的“饮食习惯”,直接决定了它日常用着省不省心、开着爽不爽。 现在车企几乎都在推缸内直喷,难道老派的歧管喷射真要被淘汰了? 今天咱们就从普通车主的角度,把这两种技术扒明白,看看谁才更配得上“家用车真神”的称号。

其实理解两种技术一点不复杂,就像喝珍珠奶茶的两种习惯。 歧管喷射(也叫多点电喷)是“慢工出细活”型:喷油嘴装在进气歧管的末端,紧挨着进气门,发动机吸气时,智能控制系统会让喷油嘴喷出雾化的燃油,这些油先在歧管里和空气充分“搅匀”,就像把奶茶和珍珠搅得均匀了再喝,最后一起被气缸吸进去燃烧。 这种方式不用复杂的高压设备,技术几十年前就成熟了,就像家里的老电饭锅,虽然功能不多,但从来不会掉链子。

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有驾

我身边有位开老款轩逸的朋友,他的车就是歧管喷射,开了五年跑了8万公里,除了换机油、滤芯,发动机没出过任何问题。 他总说:“每次保养也就花三百多,加92号汽油就行,市区跑下来百公里油耗7个左右,对于家用来说,省钱省心比啥都强。 ”确实,歧管喷射的优势很对家用车的“胃口”:结构简单意味着维修保养便宜,故障率低,而且燃油在歧管和气缸里两次混合,燃烧得更均匀,加上喷油时能冲刷进气门,积碳问题几乎不用太担心——就像吃完饭自动擦桌子,省了不少后续麻烦。

但这种“慢搅”的方式也有短板。 比如混合气在歧管里总会有残留,下一个气缸吸气时会把这些“剩料”也吸进去,导致空燃比控制不精准,油耗自然比同级别车高一点。 更明显的是动力响应,燃油从歧管到气缸要多走一段路,踩下油门时总感觉“慢半拍”。 我那位朋友就吐槽过:“上次在高速上想超一辆货车,踩了油门得等一秒,动力才慢慢上来,当时心里还挺慌的。 ”而且歧管喷射跟涡轮增压不太“合拍”,混合气在吸气冲程前就调好,压缩时温度容易过高,很容易出现爆震,所以现在的涡轮车基本都不用这种技术了。

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有驾

再看现在热门的缸内直喷,它走的是“精准高效”路线:喷油嘴直接伸进气缸里,在吸气冲程时,用高压把燃油雾化成超细的油雾——细到比头发丝还薄,直接喷进气缸里燃烧。 这就像喝奶茶时,不用自己搅匀,直接吸杯底调好的料,少了“歧管混合”这一步,效率自然高。

我之前试驾过一款搭载缸内直喷的家用轿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动力响应快:红绿灯起步时,踩下油门的瞬间推背感就来了,再也不用跟在别人后面“等动力”;市区超车时,稍微给点油就能轻松超过,心里特别有底。 而且它的油耗也很惊喜,同样是市区通勤,比我朋友的歧管喷射车百公里省1-1.5个油,按每年开1万公里算,一年能省小一千块油钱。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燃油直接喷进气缸,喷油量和空燃比能精准控制,要动力就多喷点,要省油就少喷点,真正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有驾

不过缸内直喷也有个让车主头疼的问题——积碳。 我邻居小王开的是一辆缸内直喷的SUV,开了3万公里后,早上启动时发动机总怠速抖动,去4S店检查,说是进气门积碳太多,清理一下要2000多。 后来他找熟人用超声波清洗,花了400块才搞定,师傅还叮嘱他:“直喷车没了燃油冲刷进气门,积碳容易堆,最好每2万公里加一次燃油清洁剂,不然积碳多了还可能卡活塞环,反而更费钱。 ”除了进气门,混合气在气缸里混合时间短,偶尔会烧不匀,加上高压喷油时少量燃油会溅到气缸壁,时间长了也会堆积碳,这算是直喷车的“必修课”了。

既然两种技术各有长短,车企自然想到了“强强联合”——双喷射系统。 现在不少新款家用车的发动机都装了这套系统,就像家里的双灶厨房,不同场景用不同的“灶”:冷启动或者市区堵车时,用歧管喷射,混合气混合均匀,燃烧稳定还能减少积碳,早上启动时发动机不抖,怠速也稳;周末自驾游跑高速,或者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就切换到缸内直喷,动力猛还省油,爬坡时就算坐满5个人,踩油门也不费劲。 我同事去年买的一款丰田SUV就是双喷射,他说:“上下班堵车用歧管,油耗7个多;周末带家人去郊外,开直喷模式,动力足还不费油,感觉把两种技术的优点都占了。 ”

发动机供油大战: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谁才是家用车的真神?-有驾

这里还得跟大家分享个冷知识:很多人以为大众是最早量产“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品牌,其实真正的“开山鼻祖”是三菱。 早在1996年,三菱就研发出了第一台电控缸内直喷发动机;2000年,他们还把涡轮和直喷技术结合起来,装在了帕杰罗上。 而大众直到2006年才推出第一代EA888发动机,只是后来大众车卖得多,名气越来越大,才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第一个搞这项技术的。 这也提醒我们,选技术别只看“名气”,得看实际表现。

说到底,家用车选供油技术,从来不是“选最好”,而是“选最适合”。 如果你预算有限,每年开车里程不多,追求省心省钱,那歧管喷射的稳定性和低保养成本会很适合你;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喜欢动力足的车,愿意花点钱定期清理积碳,缸内直喷的油耗和动力优势会让你满意;要是预算够,双喷射系统就是“全能选手”,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自驾,都能应付得游刃有余。

其实买车就像选生活方式,没有绝对完美的技术,只有契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的预算10万左右,每年开1万公里,会选省心耐造的歧管喷射,还是愿意多花点保养费,换缸内直喷的动力和油耗? 你觉得家用车的“真神”,到底该具备哪些特质?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