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买插电混动就像买保健品,谁都说自己是行业专家,其实大多数人只是懂喝枸杞茶而已。今年插电混动的销量榜一出,比亚迪的粉丝们瞬间找到新话题——本门派包揽了前五,好像年度武林大会不光奖杯归我,还有武林秘籍都被我抄走了。至于那些还在“纯电or油车”的争论里挣扎的小伙伴,只能感慨一句:插混这届,BYD已经把别家的饭都吃完了,碗底还顺手擦了个干净,养成好习惯。
插混似乎喊了多年“即买即用电、远途不焦虑”,终于开始在老百姓大脑里扎根了。补能方便,续航能打,两头兼顾,勉强算吃瓜群众们在汽车圈里第一次得到技术和豆腐之间都不算太烂的选择。销量榜一出,秦PLUS DM又一次通知大家:“我不仅是你的家里的菜,我还是你爸妈的菜。”别家车型还在烧头发催销量呢,这家伙已经拿下了2.6万辆,继续关照着全国人民的膳食均衡。
比亚迪不仅做销量,还做榜样。前五里头,除了秦L DM、海豹06 DM这些本家的新晋小生,还有“老干部”秦PLUS DM刷榜控场,都让其他品牌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班级里牛娃扎堆”。新的海豹05 DM、海豹06 DM一上市就像疑似全网逆袭的流量小生,结果还是比不上头部老戏骨。邦邦邦卖得多,越卖越有底气,市场认可度和技术积累如同雨后春笋,奈何这片竹林只有比亚迪自己在逛。
大家都知道“插混”对两头焦虑有奇效——比起纯电,说啥不用担心续航、说在哪都能补电,听着就跟给穷人发鸡汤一样。但这届插混已经不止心理按摩了,家 SUV,越野、MPV、高端、低端都有人上阵。你说吉利银河呢,银河A7也勉强进了前二十,风云A9L也终于破万,连长安启源Q07都挤了个小板凳。传统汽油党也来砸场子,别克GL8、红旗啥的都搞了插混版,虽然销量也没那么能打,至少还算赶趟。
插混的江湖已经换了天。一线自主品牌包揽前十,车企们集体在榜上刷脸,唯一的尴尬就是合资老牌只能当背景板,偶尔拿个PHEV出来证明没被淘汰。家里准备买车的人,看到比亚迪战略,估计都会先学学踩点订货。毕竟插混这一波,就是用高续航低油耗逗笑了那些昨天还天天算油钱、今天专门找电桩的人,还能顺带治一下“买电车没安全感”的老毛病。
插混的中坚力量挺像饭后消食的酸奶,主打稳定滋补。排行11-40名之间,各品牌开始玩差异化。哈弗猛龙主打“带你翻山越岭”,腾势D9主攻“家里有矿”,岚图梦想家放话要做“豪车里的环保先锋”。别克GL8和红旗HS3虽然销量不够猛烈,好歹也用插混帮自己补了点新能源标签,不算手握剧本也能露个脸。能在这个区间坚持的车,基本都有着“给专用人群写的情书”,比如家用、商务、越野,市场多样性凸显出来,比纯电和油车更像生命力旺盛的杂草园——虽然不太美,但谁都有自己的一片土。
再往下,上不了热搜的人群是排名40以后,月销不过两千,却不代表人家没故事。这里头都是“品牌向上”的先锋队,比如坦克500这种皮糙肉厚的越野、豹5那股狠劲,还有腾势Z9GT这类“有钱没品、但就是要显眼”的豪华车。销量低,单价高,利润不低,比起主流就是一群“孩子不想学数学但美术分高”的选手。合资的老家伙们也来凑数,雅阁、帕萨特这些公认四十岁大叔标配,也装上电池开始新能源转型。只可惜,谁都想乘风,苦于“风太大,船有洞”,销量堪忧。
坊间总说插混“既要又要还要”,真要给打个分,不如用现在自主品牌的表现来当考卷:比亚迪出题、吉利答题、长安考拉上写批注,传统企业甚至还在后排抄作业。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车企们反而开始焦虑“卷不过BYD怎么办”,但卷也没什么用,走路都得看销量榜,等风等雨还得盼爹妈给电桩批几号。翻看榜单,有人高喊技术升级,有人在拼营销噱头,更多人其实只是看热闹,看看谁家能在这个混乱的新能源时代长跑到下个十年。
荒诞的地方来了——不管你买不买,人家插混销量就是上去了。你觉得电车续航焦虑,油车太落伍,插混就成了会发微信红包的老好人。各路品牌都忙着拼命造车,拼配置拼补能,仿佛谁能多加5公里续航就能变成行业奇迹。实际上,插混只是把好几种焦虑混在一起用“技术勾兑剂”做成了新口味汽水,味道如何等你喝完再说。
再看市场中的“卷王”比亚迪,那是真正把插混做成了一门全国人民的集体自习课。你开BYD,路上都是兄弟,下车点头都能组个插混小团体;你不买BYD,只能站在路边数车轮子。秦PLUS DM成为插混领域的常青树,技术厚、价格亲民,兼容各种家庭的需求——连亲戚都能用来炫耀:“我家车比你家省钱,今天菜市场被夸了。”你以为这只是产品力,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圈加速“去油电化”的标志,连排骨都能抢到电价优惠。
其他品牌的故事也挺好笑。吉利银河、风云A9L等新晋小王子,自信破万销量,市场在用脚投票。长安、哈弗拼越野,别克、红旗打插混高端,只要不是原地发呆都能凑一脚。合资就像刚学会跳广场舞的大妈,动作笨拙却情感丰沛。虽然销量不能和自主比,却也证明一点:中国车企是真正掌握了插混的集体表演权——这这那那的插混车,都能说一句:“我们在路上,新能源转型,你等着看。”
插混销量榜像一份年度吐槽大会,不论你家有没有选插混,都得来边看边嘲讽一下。前五的豪强让其他品牌一起打酱油,中间段努力拉分、拼定位,末端的高价先锋经济学课教你啥叫“不红也能赚”。看得懂的人笑,没看懂的哭,不管怎么选,反正被“新能源转型”绑到船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不买插混都不好意思跟小区业主群聊天,买了插混发现隔壁家也买了,还能组成插混车主互助会,每天发新手电池保养链接,顺便抱怨下电桩太少。
但现实荒诞得很,大家都说插混好,榜单摆在面前,销量数字翻飞,技术升级热闹,可城市电桩还在等排队,油价还在继续跳舞,消费者的日常焦虑没什么实质改变。品牌在榜单上给自己打鸡血,消费者在纠结选什么车,运营商在琢磨补电办法,销售在群里念“纯电vs油车vs插混”三段论。卖方努力装作一切都很OK,买方努力假装自己很理性,其实大家都在等下一个电价优惠、等新政策、等下波指标。插混就是能在“选择的焦虑”中打个擦边球,做成销量榜里的欢喜冤家。
转型路上,谁也没人保证自己会一直红火。比亚迪日常霸榜不代表明年还稳如泰山,谁都怕下一个“技术升级”又来一波洗牌。行业趋势是往新能源跑,消费者只是在焦虑里quick pass,选了个能电能油能吹的插混版。厂家们忙着互卷,车主们忙着算油耗,榜单背后的故事永远是:你以为你买了最新技术,实际上只是被卷了更多销售词。
说到底,插混的世界像是一锅大杂烩。比亚迪当主厨,吉利长安坐配角,合资牌子偶尔加点料,谁家消化不良未必关你事。销量榜亮出来,专家说这是一盘好棋,消费者心想反正就图个心理安慰。技术升级的半路,市场焦虑的终场,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什么味道。买插混嘛,你真要选,记得跑得快,不要跟着排行榜一起晕车。等将来所有人都装上插混,也许电还没排队完,油又涨两块钱,然后一场年度插混吐槽大会,你还可以发朋友圈调侃一句:我也混了,大家都挺混的。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