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着那辆雪铁龙都快六年了,最近听说发动机能够终身质保,我第一时间心里嘀咕:这不扯吗?发动机质保还这么大方?而且还不是只给新车主,这些年头操心的老用户们也能享受。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
说真的,发动机就是车的心脏。尤其是开了五年老车,发动机出点问题,动辄上万块的修理费压得人喘不过气。之前碰到个老客户,他说修发动机那阵,直接心疼得想卖车换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感觉,就是总怕发动机哪天跟你闹别扭。现在雪铁龙突然放出这招,发动机终身质保,听起来像是在对老车主说:哥们,你放心开,我罩着你了。
我刚才翻了下自己几年前做的维修笔记,发现这台车做过三次大保养,每次小毛病解决得都挺及时,再说这些年发动机并没给我添什么麻烦。基于这点,这终身质保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毕竟,一旦发动机真的坏了,动辄几万块维修费,谁能算得住。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只要上4S店做点检测或续个保养,发动机质量到底怎么保障?这里面有点供应链博弈的味道。你想啊,就像家里买菜一样,你得保证菜好了新鲜,供应链扎实,才能天天给你上桌。汽车发动机也差不多,4S店拿配件、技术支持才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只要配件摆平,检测保养做足了,发动机坏了免费修这事儿算是站稳了脚跟。
话说回来,不是所有老车主都能轻松享受这质保,官方文件里有明确五年以内或是里程数限制,我也不确定这个终身具体针对哪些老用户,信息不透明成了不少人心里的一根刺。你在外面门店做了保养,发动机还能享受质保吗?有人跟我说店里的人不都得嘴对嘴说:只要配件是正品,做的流程靠谱,质保自然没问题。但这事毕竟样本少,没细想过,能不能真做到全国覆盖,得时间检验。
我那朋友在标致4S店当销售的,跟我说,4S店这种政策,目的很简单:让消费者多回店里,养成惯,提升零配件和服务消耗。就像养宠物,你得定期带它去检查,吃对粮,才能活得长久。反过来,这也保证了店里的活儿持续不断。毕竟,很多之前那种专修店都是倒闭4S店出来的自己干,这潜在客户还能要不少。
说起这点,我就想到我另外一辆雪铁龙,13万公里了,发动机丝毫没大问题,那稳定性确实大幅超预期。别的同价位国产车,7-8万公里就要顶壳修发动机了。这里就体现出法系车和其他车在实操层面的差别。虽然法系车在外观和配置上容易被人吐槽,维修成本和部件供应上也不完美,但发动机这块确实做得用心,让老用户放下心来。
(不过我得承认)之前我总觉得法系车保养贵、配件难找,说不定这终身质保过后,4S店的配件供应链会更完善,成本压力可能不会像几年前那么大,毕竟厂家的态度变了。但这也仅仅是猜测,毕竟保外维修和保险杠修理这种小事,也都得靠4S店和第三方修理厂二者配合,才能真正落地。要不然终身质保就成一句空话,用户还得自掏腰包。
突然想起之前跟修理工聊天,他说法系车发动机这种大件,关键是油路和点火系统维保做不及时才容易出大问题。你一养车坚持做这些,发动机就不容易翻脸。这话挺扎心,我过去老偷懒,稀里糊涂也没出啥大毛病,真是侥幸。现在想来,发动机质保是对我这些自律不够车主的一剂良药。
说到这跳个题,其实我个人很看好标致508L这一款车,朋友出了狠招,直接说它12年前的那台世嘉才是我的菜,当年开得那叫一个顺手。标致这车,一点都不虚,开着舒服又带劲,一点不输合资其他品牌。可惜大众身边的影响力太强,导致很多人都没好好了解法系的优势。买车不就是为了每天开着爽吗?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发动机的终身质保,在真正落地后,会不会带来品质提升的连锁反应?比如车企更愿意花钱研发耐用发动机,减少维修率,从而降低质保成本。而我们这些打算买车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更早关注发动机质保这种硬指标,而非单纯看外观和配置?
我也在琢磨,自己这车的发动机到底会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一辈子没大修?这质保背后的硬核成本又是多少?我简单算了下,如果一台发动机修理费几万块,以后车开到15年都不换发动机,平均下来算起来,或许车企承担不起?还是说这就是营销噱头的一部分?你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