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明星产品,也是“国民家轿”的代表作之一,长安逸动自2012年第一代车型问世以来,便承载了许多家庭的出行梦想。它不仅是长安品牌在紧凑型轿车领域取得突破的经典车型,也代表了早期自主品牌凭借扎实的产品力和高性价比,与合资品牌分庭抗礼的努力。历经三代更迭,从最初的探索到PLUS系列的品质跃迁,再到蓝鲸动力的全面普及,逸动系列的每一次进化都紧扣时代脉搏。如今面对智能化与新能源的行业浪潮,第四代逸动也带着新的思考正式量产下线,准备在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中迎接挑战,一起来看看新车的表现究竟如何吧。
外观方面,第四代长安逸动延续了第三代车型的风格,但又在许多细节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前脸造型看上去更加激进,前机盖上的线条勾勒出肌肉感,横纵交错的切线共同构成了大面积的无边界式进气格栅,两侧雾灯框区域的造型致敬了UNI系列,视觉效果十分运动。全LED大灯组的升级是车头的看点之一,自发光车标向两侧延伸的横向灯带拉伸了车头的视觉宽度,灯腔内三组竖向排列的日行灯又凸显了凶狠气质,远近光一体式大灯采用超薄透镜模组,预计将带来良好的照明效果。
虽说被命名为第四代,但其车身结构仍延续了第三代车型的成熟基础,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785mm/1840mm/1460mm,轴距为2765mm,在紧凑型轿车中属于尺寸较大的级别,为宽敞的内部空间打下基础。车侧造型较为动感,一条凌厉的腰线自头灯贯穿至尾灯,勾勒出修长的车身姿态。新车保留了传统的外露式门把手,实用性值得肯定,而18英寸的双色轮毂造型则主打运动感。除此之外,新增的紫色等车漆选项,也为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尾部造型的进化是本次升级的另一处关键,电动尾翼是其核心亮点,这项配置在同级别家轿中比较罕见,它不仅能在车辆达到一定速度时升起,理论上有助于优化高速行驶时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更重要的是为整车赋予了强烈的性能化标签。尾灯组也升级为贯穿式全LED光源,内部灯腔结构精致,点亮后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并与车头的灯带设计形成视觉呼应。为了让运动风格贯彻到底,保险杠下方集成了货真价实的双边共双出镀铬排气,配合尾翼,共同营造出一种均衡而富有张力的车尾姿态。
相比于外观来说,第四代长安逸动在内饰方面的进化更为彻底,官图中的这台车采用了白色+紫色的双拼配色,环绕在车内的氛围灯提升了座舱质感,三幅式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改为更具科技感的触控式操作。车内科技配置也比较丰富,采用了全液晶仪表盘与悬浮式中控大屏,UI界面看上去较为素雅,车机系统也将迎来升级。而在细节设计上,大屏下方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利于行车中进行盲操,电子档杆前部配备了双无线充电,在同级中较为少见,门板处的玻璃升降按键改为拨杆式,也算是跟上了时代潮流。
动力方面,第四代长安逸动提供了燃油与插混两种动力总成,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其中燃油版车型换装了长安集团全新的蓝鲸1.5T发动机,其亮点在于采用了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更高的喷射压力意味着燃油雾化更充分,燃烧效率也随之提升,有助于改善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从参数上看,192匹的马力和310牛·米的扭矩在同级1.5T发动机中处于较高水平,甚至超越了许多合资2.0T的表现,传动系统大概率将继续匹配成熟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以保证动力传递的平顺与高效。
而插电混动版车型则是第四代逸动顺应市场趋势的重要举措,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电机的组合,发动机马力为98匹,主要扮演高效发电和在特定工况下辅助驱动的角色。其特点在于提供了两种不同功率的驱动电机可选,马力分别为190匹与215匹。这种策略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注重经济性的标准版和追求更强加速性能的高功率版之间进行选择。宣称可达118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能够覆盖部分用户的日常通勤,实现城市出行的低成本。
总的来说,第四代长安逸动的升级路径十分清晰,那就是在保留原有尺寸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更运动化的外观、全面革新的内饰和与时俱进的动力总成,来迎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与用车需求。电动尾翼、双无线充电等配置的下放,也体现了当前自主品牌在激烈竞争下的产品策略。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车提供了更具科技感和个性化的选择,但其最终的市场表现,仍将取决于实际的驾乘体验和最终公布的价格,预计新车将于年内正式上市,更多信息请以官方发布为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友友们,你们觉得第四代长安逸动这台车怎么样呢?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小桃,并为小桃点赞留言哦,小桃需要大家的关注,并会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