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卖爆之后,各种奇怪的说法突然冒出来了。有人说车里配的纸巾盒不够高级,有人挑剔车载芯片,还有人说那个零重力座椅会卡腿。这不就是典型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吗?要我说啊,这些挑刺的根本没抓住重点。
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网上关于小米汽车的讨论特别有意思。大家都在争论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没人认真想想: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花二三十万买YU7?难道消费者都是傻子吗?肯定不是啊!那些整天盯着缺点看的人,怎么不想想这款车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观察到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有些车企老板整天琢磨怎么给竞争对手挑毛病,却从不去研究对手的成功经验。这就像打篮球,你光知道说别人投篮姿势丑有什么用?关键是要学人家怎么把球投进篮筐啊!雷军在发布会上展示的那些小设计,什么磁吸接口、带电螺丝刀、带美颜的化妆镜,看起来都是小东西,但恰恰是这些细节打动了消费者。
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市面上同价位的电动车,在续航、充电这些硬指标上其实都差不多。那消费者凭什么选YU7?我认识好几个车主,他们都说是因为雷军讲的那些小功能特别贴心。比如那个座椅下的小抽屉,放个钱包特别方便;还有可变色的天幕,夏天不怕晒。这些设计说明小米真的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说到发布会,不得不佩服雷军的演讲能力。他把每个功能都讲得特别生动,让人一听就觉得"这就是我需要的"。反观有些车企老板,介绍产品时磕磕巴巴,连自己车的亮点都说不清楚。你们说,消费者会相信一个连产品都介绍不明白的人造的车吗?
其实买车和买手机挺像的。现在旗舰手机性能都过剩,大家更看重的是用起来顺不顺手。汽车也是这个道理,当基本功能都达标后,那些提升体验的小设计就成了决定因素。小米很聪明地抓住了这一点,把功夫下在了用户真正在意的地方。
我特别想问问那些整天挑刺的人:就算你们把YU7说得一无是处,消费者就会去买你们的车吗?恐怕不会吧!因为你们的车缺少那种让人心动的感觉。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车企还没搞明白消费者到底要什么。
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年轻人买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大家认牌子,觉得开BBA有面子。现在年轻人更在乎这车能不能带来快乐和便利。YU7正好抓住了这个变化,用各种贴心设计给了消费者情绪价值。这才是它成功的秘诀,而不是那些被拿来挑刺的小毛病。
话说回来,哪个车是十全十美的?就算是几百万的豪车也有缺点啊!关键是要把优点做到让人忽略缺点。小米做到了这一点,其他车企难道不应该好好学学吗?与其花时间找对手的茬,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的产品更打动人心。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30万预算,你会因为一个车的纸巾盒不够高级就放弃购买吗?还是会更看重那些让你用车更舒服的小设计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