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资本市场里,股价涨跌从来都不是判断一家企业生死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汽车后市场这个万亿级赛道里,单看股价下结论,未免太片面了。
先看基本面的数据吧,2025年上半年途虎养车营收78.8亿元,同比增长10.5%,经调整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国工场店还开到了「7205家」,覆盖1855个县级行政区,注册用户超1.5亿,复购率更是达到了64%。这些数字摆在这里,很难让人相信这家企业会突然「凉掉」。
要知道,汽车后市场本身就是个重运营的行业,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已经说明途虎的基本盘还在。
那为什么股价会跌这么狠?啊君觉得,核心是资本市场对它的「预期差」:业务增长的速度,没跟上资本对它的期待,而暴露的问题又让资本产生了担忧。
先说说加盟模式的问题吧,很多人把途虎的投诉率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归罪于「97%以上的加盟店占比」,但啊君倒觉得,加盟模式本身不是原罪,汽车后市场的特性决定了纯直营根本走不通。
我国县域市场广阔,光是乘用车保有量2万以上的县域就有上千个,要想实现下沉市场70%的覆盖率,靠直营建店的速度和成本根本不现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加盟,而在于途虎对加盟门店的管控到底扎不扎实。
这里啊君得说清楚,不是途虎没做管控,而是管控停留在了表面途虎确实会对加盟店巡查、罚款,但这些都是事后补救的手段,真正的管控应该在供应链和服务体系的源头。
比如配件供应,要是能实现全国统一的配件仓储和配送,加盟店就没机会以次充好;再比如技师培训,要是能建立统一的认证体系和考核标准,「小病大修」的情况也会少很多。可目前来看,途虎的管控还没触达这些核心环节,这才是加盟模式引发争议的根本原因。
再聊聊获客成本和用户流失的问题,途虎的获客成本从87元/人涨到142元/人,还有「72%的新用户仅在首单消费后便流失」,这组数据确实扎眼,但背后反映的是汽车后市场的获客逻辑变了。
过去互联网平台靠补贴、低价就能拉来用户,可现在用户对养车服务的要求早就不只是便宜了,更看重服务的专业性和体验感。途虎靠「双11」轮胎单日销量破50万条这样的大促活动能拉来大量新用户,可首单之后,要是加盟店的服务体验跟不上,用户自然不会复购。
举个栗子,有车主反映在途虎加盟店被报价1.5万修问题,结果在别处4000元就解决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用户怎么可能留下来?所以啊君认为,途虎不是缺获客的渠道,而是缺把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比获客成本上涨更可怕。
然后不得不提新能源转型的问题,这是所有传统养车平台都要面对的坎。途虎的新能源用户数已经到了340万,同比增长也不低,但就是没找到清晰的盈利路径。
这不是途虎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现状。新能源车的维保和燃油车完全不同,核心的「三电」系统维修基本被主机厂把控,第三方平台很难拿到授权,途虎目前做的电池检测、智能诊断这些业务,都只是新能源维保的边缘环节,毛利低、难盈利。
而且新能源车的保养周期比燃油车长,客单价也相对更低,短期内想靠新能源业务赚钱确实不现实。但啊君觉得,途虎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能只停留在这些边缘业务上,与其在低毛利的业务里耗着,不如早点和电池厂商、新能源主机厂合作,争取核心维修的授权,这才是新能源业务的破局点。
还有市场竞争的因素,京东养车和天猫养车的夹击确实让途虎压力不小。京东靠物流和供应链优势打「震虎价」,天猫靠阿里的流量生态分食市场,这些巨头的入局让汽车后市场的竞争变得白热化。
但啊君觉得,途虎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线下门店的网络布局。「7205家工场店」的规模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线下的实体网络,是京东和天猫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可惜的是,途虎目前没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反而陷入了和巨头的价格战里,靠补贴换市场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其实途虎可以把重心放在线下门店的服务升级上,比如打造差异化的养护服务,提升门店的体验感,用服务留住用户,而不是单纯靠低价竞争。
可能有人会说,途虎的归母净利润在2024年暴跌了92.7%,这难道不是凉了的信号?但只要仔细看数据就知道,这次净利润暴跌主要是因为此前依赖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营收益消失了,并不是主营业务出了问题。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还在增长,而且九成开业半年以上的工场店实现了盈利,这说明途虎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是稳定的。
当然,途虎现在面临的问题确实不少,加盟管理的漏洞、获客成本的攀升、新能源转型的阵痛,每一个都是实打实的挑战。但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关乎生死的致命问题。
汽车后市场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下沉市场的需求还在不断释放,途虎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只要能把服务质量提上来,把新能源业务的路径理清楚,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啊君还注意到,途虎已经开始做一些改变了,比如把AI技术融入到用户服务和供应链环节,广州自动化标杆仓的效率达到了传统仓的2.5倍,人工成本降低60%;还推出了「十亿补贴万店同行」的政策,从资金、流量、培训等方面赋能加盟商。
这些动作说明途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虽然这些改变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至少能看出企业没有躺平,还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发展节奏。
说到底,股价暴跌50%只是途虎养车发展路上的一个坎,而不是终点。在汽车后市场这个赛道里,从来都不是靠一时的股价高低定输赢,而是看谁能真正抓住用户的需求,把服务做扎实。
途虎现在需要做的,不是纠结于股价的涨跌,而是沉下心来解决加盟管理、服务体验、新能源布局这些核心问题。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资本市场的预期自然会改变,股价也只是时间问题。
声明: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请大家理性阅读。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