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

郑州的夜,冷得像一台未充电的新能源车。

11月29日这个日子,被腾势D9用30万辆交付仪式划上了醒目的标记。

活动现场,灯光迷离,人群涌动,远处的展台上那台“科技安全新豪华”MPV安静地站着,和周围躁动形成鲜明对比。

营销人员的西装还没来得及褶皱,媒体的长枪短炮已经对准了它。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有人悄悄问,“真的卖了30万辆?”空气里多了点悬疑——毕竟,这不是街头卖煎饼,哪怕是新能源MPV,也很难在三年里数到30万个车主。

如果我是那个站在展台旁、手里拿着交付钥匙的人,心里大概会琢磨:“30万的里程碑,究竟是里程,还是碑?”我会顺便看看旁边站着的“天后级”名流,思考她的出现是给腾势D9镀金,还是给自己镀光。

毕竟,在这个市场里,谁都想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但最终能留下名字的,总是少数。

从专业旁观者的角度,咱们来理清这个局:2022年上市,腾势D9用三年跑出了30万辆的销量。

在中国,MPV市场一向被合资品牌把持,尤其是豪华细分,什么丰田埃尔法、本田奥德赛,个个都像老派侦探,守着自己的案卷,谁也不让新人插手。

腾势D9偏偏不信邪,“科技安全新豪华”这套定位,对准了用户“美好生活”的出行欲望,一脚踢开了合资的门槛。

不难发现,它的每一步都很像在证据链条上加一环——产品持续迭代,空间优化,智能安全配置升级,双拼色车身、双零重力座椅、隐私声盾、天神之眼B,甚至云辇-C。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再配个1.5T双电机插混系统,续航一口气能跑1200公里。

数据摆出来,像是卷宗里的一串铁证。

市场表现方面,腾势D9连续两年成了MPV市场的“三冠王”:年度销量、保值率、用户满意度都拿下,这份成绩单,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2025年1-10月,用惯性再度夺冠,让人开始怀疑,“这是车型实力,还是市场套路?”但如果查查保值率,发现它还真不是昙花一现,对于一个新晋品牌来说,能在二手车市场立住脚,多少有点“刑侦大师”那味。

海外市场更好玩。

腾势D9不仅在东南亚地区登顶豪华MPV销量榜,甚至在新加坡卖出了比丰田埃尔法还高的价格。

听起来像是侦探小说里的一条反转线索——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卖出溢价,多少有点像中学班里那个平时不出头、突然考了第一的同学。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人们习惯于质疑,但成绩摆在那,质疑也变成了无力的自我安慰。

用户画像值得一提。

腾势D9的车主们涵盖了商界、体育、文化等领域的精英,还有香港财政司司长、福耀集团曹晖、跳水世界冠军林跃等熟悉名字出现。

有人说,这种“精英背书”不过是品牌公关的小把戏,但实际上,能让这些人选择腾势D9,多少说明这车不只是“面子工程”,而是真实解决了某些实际痛点。

比如空间、舒适性、安全感,这些看似普通的需求,在商业谈判、家庭出行甚至体育赛事中都变得至关重要。

理性地看,腾势D9的成功并非偶然。

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集体突围,已经让行业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定义”完成了跨越。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腾势D9的30万辆销量,是里程碑没错,但也是一面镜子,映出行业的变迁和市场的复杂。

你可以说它是“现象级”车型,但别忘了,每个“现象”背后都是无数细节的堆叠。

腾势D9的持续焕新、产品力提升、服务能力进化,通通是扎实的证据——这不是凭空画饼,而是用无数颗螺丝、无数段代码、一张张用户反馈单拼出来的。

推理到这里,不得不说点不那么体面的事。

中国车企的集体“卷”,让人觉得好像只要技术、价格、配置够猛,“高端”这条路就能一直走下去。

但现实总不会太温柔。

30万辆里程碑确实亮眼,但等到新能源渗透率趋于饱和、用户口味变得挑剔,品牌光环还能持续多久?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一台车能否成为标准,不在于卖了多少,而是能不能撑住市场的周期波动。

腾势D9今天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明天的“压力测试”。

行业里不是没有先例,昨天的“神车”,今天也可能变成二手车市场的“白菜价”。

这道理和破案一样,证据链再完整,也挡不住下一个案子的出现。

对腾势D9来说,海外市场是新战场,也是新的考验。

东南亚的销量冠军固然提气,但中东、欧洲的标准更苛刻。

新加坡那点溢价也许只是“新鲜感”带来的短暂狂欢。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品牌出海,从来不是一场自我感动。

谁都想成为“中国豪华MPV出口代表”,可本土用户和海外用户的需求,往往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算法。

腾势D9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吗?

没人能拍胸脯保证。

行业里有一句话,“走出去不难,留下来才难。”这不是哪家公司能凭一场交付仪式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里,让我自嘲一下。

一年到头写行业分析,盯着销量曲线和用户反馈,像是刑侦片里的“案头专家”,一套套专业术语用得飞起,但生活里连自己家的MPV都没买过。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冷静地看,腾势D9的故事很热闹,但和市场其他玩家相比,它还是一只在行业试验田里奔跑的“白鼠”。

谁知道下一个转角,是鲜花还是陷阱?

中国车企习惯了“从0到1”的爆发,却还在学习“从1到N”的稳健。

市场的水很深,30万辆只是刚把脚伸进去。

有意思的是,现场的“天后级名流”到底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她也许只是一个符号,用来证明腾势D9已经走进了主流话语体系。

但仔细想想,汽车本身才是主角,用户的生活才是剧本。

腾势D9销量突破30万,新能源MPV新纪录,达全球首款-有驾

大家喜欢讲品牌故事,喜欢用“现象级车型”来形容腾势D9,但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车到底是用来开,还是用来看的?

数字漂亮,配置丰富,品牌高端,但日复一日的使用,才是真正的考验。

写到这里,故事还没结束。

腾势D9跨越了30万辆,成为“全球首款达成30万销量的新能源MPV”,但这块碑到底能立多久,谁也不知道。

也许,下一个里程碑还在远方,也许,碑的下一行字已经在悄悄刻下。

行业竞争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案子,每个案例都值得细致剖析,但每个结局都未必如预期。

最后,给读者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标准”变成了新的“垄断”,腾势D9还能继续颠覆吗?

或者说,技术创新和市场选择之间,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证据?

答案也许藏在下一个出发的夜里。

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