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6年特斯拉Model 3上市时的轰动吗? 24小时内狂揽11.5万订单订车网站直接被挤崩的画面还像昨天一样清晰。 快进到2025年7月小米YU7一出场就打破了这个记录短短18小时拿下24万张锁单让整个汽车圈都傻了眼。 当时就有记者拍到北京的小米店前排起长龙有人调侃说“雷总该还债了吧欠了多少台车了”这场面活脱脱成了新晋“车王”的加冕礼。
其实小米这么火秘诀就在一个有点古怪的哲学:车子不一定要多实用要帅得让人心动。 小米YU7的车头长得像法拉利Purosangue那种豪车足足680mm(专业点叫L113)比普通电动车长一大截。 你知道为啥豪车都爱长车头吗? 原本是发动机太大挤出来的小米压根儿没发动机就是硬生生学这个样儿因为它看着高级修长。 车高压到1608mm比Model Y的1624mm、小鹏G6的1650mm都矮后背还搞得溜滑溜滑活像个赛道来的小豹子。 代价呢? 后排挤得腿都伸不开后备箱空间连官方都没好意思提。 就跟小米SU7 Ultra那1548马力一样飙起来贼爽日常开有点浪费电。 可年轻人真吃这套雷军早说过:“轿车好开好看才是梦想车。 ”数据不会骗人光是一小时销量就顶特斯拉在中国半年的总和。
这帮掏钱的主儿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普通买家。 2024年初易车研究院的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从2014到2023年单身车主比例从10%飙升到22%算下来超过500万人这体量都够得上日本、德国这些国家整个汽车市场了。 另一边罗兰贝格的调查发现2017到2022年间21-30岁的买车族暴涨11%第一次买车的小年轻越来越多。 等你结婚晚点(北京初婚都奔34了)更多人能按自己性子挑车。 这些年轻人不在乎全家出游挤不挤开的就是个爽字。 有个粉丝在微博晒YU7订单时说:“颜值高就值了谁管后备箱装几个行李箱? ”这心态跟家庭用户那种“空间要大油耗要低”的实在需求一比差得远啦。
小米敢在SUV这种走量车上玩个性其实是大胆的赌局。 全球SUV卖得最火的车型里十有八九全是丰田RAV4、本田CR-V这种实用派2023年世界前十畅销车中六款是SUV美国皮卡霸榜中国新能源SUV更是主战场。 大家都爱SUV是因为空间大、地盘高能塞一家老小还能跑烂路。 小米YU7偏不学这个搞了个性能SUV路子。 为什么冒险? 小米刚入行要拼量产和供应链哪打得过比亚迪那种老手? 网上传过一个段子叫“外面全是比亚迪”说的就是小米避开同质化玩点不一样的。 它在YU7上主攻性能和运动范靠高转速电机刷赛道圈速再用抖音、小红书疯狂种草一下子标签就打出来了。 不过这招也有坑审美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特斯拉Cybertruck订单一度突破200万(2023年9月的数据)可最后成交率低到2%就是太前卫闹的。
说到这儿不能只说小米运气好。 汽车界早就有聪明人看出门道:抓人心比堆参数更灵。 爱德温·蓝德发明的拍立得技术原理和普通胶卷相机没啥两样他把显影剂塞到底片里解决了大家“即拍即看”的痒点。 结果就算今天单反技术牛上天拍立得照样卖得欢。 同样的小米YU7买家可能不懂什么L113或风阻系数长车头配溜背的造型让他们觉得“开这车我在哥们儿堆里就是最靓的仔”。 华尔街日报就写过一个段子说城里人穿着Patagonia冲锋衣看着像要去登珠峰其实就去买个咖啡这不就是为“感觉”掏钱么? B站去年汽车白皮书也聊过Z世代买车第一看“眼缘”其次才讲参数。 小米这波赌赢玩的就是人心游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