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阳谋:夏Pro上市是烟雾弹,老款降价才是“核武器”

讲真,比亚迪这两年真的是开窍了,或者说,不装了,摊牌了。以前大家觉得它就是个造电池顺便卖车的,现在人家直接把桌子掀了,说你们这些还在玩发动机的都是上个时代的余孽。靠着那套已经快修成仙的DM-i系统和铺天盖地的门店,比亚迪的新车,月销不过万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感觉跟考了不及格似的。

但在这一片“遥遥领先”的歌舞升平里,总有那么几个不合群的孩子,比如那个叫“夏”的MPV。这车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完了,腾势D9的亲弟弟来了,这不得把GL8的骨灰都给扬了?价格便宜量又足,月销破万洒洒水啦。结果呢?8月份销量1500台都不到,这成绩,放在比亚迪家族里,简直就是那个考试只考了30分,回家还要被男女混合双打的倒霉孩子。要知道,这车起步价都干到23万多了。这就像你请了个五星大厨,结果他给你炒了一盘拍黄瓜,你是不是得关心一下他的精神状态?

很明显,比亚迪自己也觉得坏了菜了,这刀法精准过头,把自己大腿给削了。所以,全新一代的,或者说“打了加强补丁”的比亚迪夏要来了,名字都透着一股子“我很Pro”的气质——夏Pro。

比亚迪的阳谋:夏Pro上市是烟雾弹,老款降价才是“核武器”-有驾

这车申报图都出来了,外观内饰估计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毕竟换个壳子比重新做人要简单得多。那它Pro在哪了?朋友们,重点来了,这玩意儿终于把那个焊在车顶的“小犄角”——激光雷达给安排上了。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是所有矛盾的根源。我作为一个开过不止一辆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现在的智能驾驶军备竞赛,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玄学问题,是面子问题。之前的比亚迪夏,用的是那套“天神之眼-C”双目摄像头方案。这套方案好不好?好,但问题是,它用在十几万的秦PLUS和海鸥上。你让一个花了快三十万买MPV、准备带着全家老小去郊区“仰望星空”的奶爸,用的智能驾驶跟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买的代步车是同款?

这已经不是配置问题了,这是赤裸裸的阶级背叛。简直就是诈骗!你跟我说这是商务舱,结果发的盒饭跟经济舱一模一样,就问你气不气?所以夏卖不好,跟空间、跟动力、跟品牌都没太大关系,就是因为这一点,让潜在用户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大家买的不是车,是“我比他们更高级”的幻觉。

现在夏Pro装上激光雷达,就意味着它终于用上了“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像修仙小说里的功法升级,从“炼气期”直接蹦到了“筑基期”。虽然离“元婴大佬”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你跟那些“凡人”拉开差距了。这才是关键。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于它能不能真的帮你开车,而在于它能不能在朋友面前帮你装X。只要那个激光雷达在车顶转得跟雷电法王一样,车主的心里就踏实了。

当然,还有一个典中典的问题,就是那个纯电续航。我真的不懂,一台二十多万的混动MPV,给个10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是什么行为艺术?压缩毛巾吗?这100公里,你但凡开个空调,听个小曲儿,再赶上个堵车,实际能跑个70公里就得烧高香了。现在充电桩比共享单车还难找,尤其是在商场地库,那信号跟进了异次元一样。这意味着车主的生活就是,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去找充电桩的路上。这哪是买车,这是请了个爹。

所以我盲猜,夏Pro肯定会把这个电量压缩毛巾给换掉,入门续航至少给你拉到150公里,再配上最新的第五代混动,亏电油耗给你干到2L级别。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省油了,这是在凭空造油,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自己的科技树。

那么,夏Pro出来了,老款的夏怎么办?诶,这才是比亚迪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夏Pro的上市,不是为了自己卖多好,而是为了给老款夏的降价,提供一个完美的、无法反驳的理由。

比亚迪的阳谋:夏Pro上市是烟雾弹,老款降价才是“核武器”-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精准,但情绪到了就行。

你想啊,新款Pro配置拉满,价格可能维持在25万左右。然后老款夏,配置不变,直接官降,价格“咣当”一下砸到22万甚至21万级别。就问你怕不怕?这时候,它那个智驾的短板,续航的短板,在绝对的低价面前,瞬间就变得眉清目秀了。隔壁的别克GL8看了也得傻眼,这简直就是一场闪电战,最好的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都没得吃。

所以,夏Pro的真正使命,不是成为爆款,而是成为一枚“战术核弹”,它的爆炸,是为了给老款夏的“秽土转生”炸出一片真空地带。真正的杀招,是让之前买老款的车主,觉得自己像个大冤种,但同时又让还没买车的潜在客户,觉得现在这个价格的老款夏,简直是“捡了个大便宜”。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被一个品牌PUA过的时候,你就懂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就是现在的车圈。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