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 “诚信修车行” 在城西区开了整整 8 年,红色的招牌被风吹日晒得褪了色,却在附近几个小区的车主心里亮得很。8 年里,他凌晨三点冒雪去高速口拖过爆胎的家用车,暴雨天蹚着齐腰水帮抛锚的货车换过电瓶,连账本上都清清楚楚记着,一共帮 38 位车主解过燃眉之急。可谁能想到,这天他自己开着小皮卡去郊区拉配件,发动机突然 “哐当” 一声歇了菜,停在荒无人烟的国道边,打了十几个求助电话,不是说 “太远派不出人”,就是 “要等三四个小时”,连曾经帮过的车主,电话那头都支支吾吾挂了线。这世道,难道好人真就没好报?(旁白视场:夕阳把老周的影子拉得老长,他蹲在皮卡旁边,手里攥着满是油污的扳手,眼神里满是无奈 —— 以前都是他帮别人,今儿个自己落难了,却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
一、暴雨里的承诺
老周这人,打小就实在。当年从汽修厂学徒出来,攥着攒下的两万块钱开修车行,第一单生意就赔了本。那天暴雨倾盆,小区里的张大姐慌慌张张跑过来,说自家车在半路抛锚了,孩子还在幼儿园等着接。老周一听,连雨衣都没顾上穿,扛着工具箱就往雨里冲。到了地方一看,是电瓶亏电,可他带的备用电瓶型号不对,只能冒雨往店里跑,来回折腾了三趟,浑身淋得跟落汤鸡似的,总算把车弄好了。张大姐过意不去,要多给两百块辛苦费,老周却摆着手说:“大姐,该多少是多少,我开店是为了挣钱,但不能挣黑心钱。以后您车有事儿,随叫随到。”
打那以后,老周的名声就传开了。有次凌晨一点,跑运输的李哥在高速服务区给老周打电话,说货车离合器坏了,拉着一车新鲜蔬菜,再耽误下去就得烂在路上。老周一听,从床上爬起来就往服务区赶,修到凌晨四点,总算把车修好了。李哥感动得不行,非要请他吃早饭,老周却笑着说:“李哥,您赶紧赶路吧,蔬菜要紧。以后路上有事儿,给我打电话,我尽量赶过去。”(旁白视场:老周总说,车主在路上抛锚,心里急得跟火烧似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的修车行里,一直放着两箱矿泉水和几袋面包,就是为了给等待修车的车主应急 —— 他总想着别人,却忘了自己也有需要帮忙的时候。)
二、账本上的 38 个名字
老周有个厚厚的账本,上面不光记着收入支出,还记着每一次紧急救援的情况:某年某月某日,帮王师傅在国道换轮胎;某年某月某日,帮刘女士在地下车库搭电…… 整整 38 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段小故事。老周常说,这账本不是为了催账,是为了记着这些人情 —— 他总觉得,帮了别人,心里踏实。
去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老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自己是外地来的,车在城郊的盘山路上滑进了雪沟,手机快没电了,好不容易才搜到老周的电话。老周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 那盘山路人烟稀少,雪又大,要是不赶紧去,车主说不定会冻出事儿。他赶紧找了两个伙计,开着拖车就往山里赶。雪天路滑,拖车好几次差点打滑,老周坐在副驾上,手里紧紧攥着扶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到车主。
到了地方,看见车主裹着羽绒服缩在车旁边,脸冻得通红。老周赶紧把自己的棉衣递过去,又拿出热水让车主喝。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总算把车从雪沟里拖出来,又帮车主检查了一遍车况。车主掏出一沓钱要给老周,老周却只收了正常的救援费,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能帮你把车弄好,比啥都强。” 车主感动得眼圈都红了,说:“大哥,您真是个好人,以后我要是再到这儿来,肯定还找您修车。”(旁白视场:老周的账本被他翻得卷了边,每个名字后面的备注都很简单,可每一个备注背后,都是他冒着风雪、顶着烈日的奔波。他总以为,这些他帮过的人,在他需要的时候,也会伸把手 ——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半路抛锚的绝望
这天早上,老周接到配件商的电话,说他订的一批刹车片到了,让他赶紧去拉。老周想着店里还有不少活儿,就开着自己那辆跑了十几年的小皮卡往郊区赶。谁知道刚出市区,走到国道上,皮卡突然 “哐当” 一声,发动机直接熄火了。老周试着打了好几次火,都没反应,他下车打开引擎盖一看,心里凉了半截 —— 发动机拉缸了,这可不是小问题,得拖去修。
老周第一时间想到了拖车公司,他掏出手机,翻出以前存的拖车公司电话,打了过去。对方一听地址,说:“那地方太远了,我们得派车过去,最少得等三个小时,而且费用得加两百。” 老周皱了皱眉,三个小时?店里还有车主等着拿车呢。他又打了另一家拖车公司,结果对方说:“今天活儿太多了,派不出人,你找别家吧。”
老周没办法,只好翻出账本,想着找以前帮过的车主问问,说不定有人认识附近的拖车师傅。他先给张大姐打了电话,张大姐一听是老周,热情地问:“周师傅,啥事啊?是不是我家车又出问题了?” 老周不好意思地说:“张大姐,不是您家车的事儿,是我自己的皮卡坏在半路了,想问问您认识附近的拖车师傅不?” 张大姐顿了顿,说:“哎呀,周师傅,真不巧,我这刚出门旅游,不在市里,帮不上你啊。” 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
老周又给李哥打电话,李哥接了电话,说:“周师傅,我现在在外地拉货呢,离你那儿老远了,要不你再找找别人?” 老周还想再说点啥,李哥却找了个借口挂了电话。他又给账本上的其他车主打电话,有的说自己在忙,有的说不认识拖车师傅,还有的干脆不接电话。(旁白视场:老周站在路边,看着来往的车辆,一辆辆从他身边开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来。他手里的手机都快被他攥热了,可电话那头的冷漠,比这秋天的风还让人寒心。他想起自己以前帮别人的时候,从来没犹豫过,可现在,他只是想找个人帮忙拖个车,却这么难。)
四、陌生的善意
就在老周快要绝望的时候,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在了他旁边。车窗摇下来,露出一张年轻的脸,小伙子探出头问:“大叔,您车是不是坏了?需要帮忙不?” 老周愣了愣,没想到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帮他的竟然是个陌生人。
老周赶紧说:“小伙子,我这车发动机坏了,得拖去修,可我找的拖车公司都来不了,你知道附近有靠谱的拖车师傅不?” 小伙子笑了笑,说:“大叔,我认识一家拖车公司,他们家在这附近有网点,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 说完,小伙子就拿出手机,给拖车公司打了电话,跟对方说了老周的位置和车况,还特意叮嘱对方快点过来。
挂了电话,小伙子对老周说:“大叔,他们说二十分钟就能到。您要是冷,就先到我车里等会儿,我车里有暖风。” 老周心里一暖,说:“小伙子,太谢谢你了,你叫啥名字啊?以后你车有啥问题,就去城西区的诚信修车行找我,我给你便宜点。” 小伙子摆了摆手,说:“大叔,不用客气,谁还没个遇到难处的时候啊。我以前也在半路抛过锚,也是别人帮的我,现在我能帮你,也是应该的。”
二十分钟后,拖车果然来了。老周忙着跟拖车师傅交代情况,等他忙完,想再跟小伙子说声谢谢,却发现小伙子已经开车走了。老周看着小轿车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感动 —— 他帮过那么多人,最后帮他的,却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旁白视场: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老周身上,他突然觉得,其实这世道也没那么糟。虽然有些他帮过的人忘了他的好,但总有陌生人会伸出善意的手,就像他以前帮助别人一样。)
五、意外的反转
老周把皮卡拖到自己的修车行,跟伙计交代了一下,让他们帮忙修,自己则坐在店里,心里五味杂陈。他翻着账本,看着上面的名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 难道那些他帮过的人,真的都忘了吗?
就在这时,店里的门被推开了,张大姐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兜水果。张大姐看见老周,赶紧说:“周师傅,实在对不起啊,早上我跟你说我在旅游,其实是我家孩子突然发烧了,我忙着带孩子去医院,没来得及跟你细说。我刚从医院回来,就赶紧过来看看你,你车修得咋样了?”
老周愣了愣,说:“张大姐,没事,孩子没事吧?我车没啥大问题,伙计们正在修呢。” 张大姐叹了口气,说:“孩子没事了,就是有点感冒。我早上挂了你的电话,心里一直不踏实,想着你肯定还在半路等着呢,就赶紧给我认识的拖车师傅打了电话,让他去帮你,结果他说已经有人帮你叫了拖车,我这才放心。”
没过多久,李哥也打来了电话,说:“周师傅,实在对不起,我早上在高速上,信号不好,没跟你说清楚。我已经给我认识的拖车公司打了电话,让他们去帮你,结果他们说已经有人去过了。你车没事吧?要是需要帮忙,你跟我说。”
老周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大家忘了他的好,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难处,没能及时帮他。他挂了李哥的电话,心里豁然开朗 ——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你帮了别人,别人也会记在心里,只是有时候,他们没能及时表达而已。(旁白视场:老周看着账本上的 38 个名字,突然觉得这些名字都变得鲜活起来。他想起自己帮过的那些人,想起他们感谢的眼神,心里又充满了力量。他知道,以后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只要有人需要帮忙,他依然会伸出援手 —— 因为善意,从来都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心里的那份踏实。)
六、诚信的温度
几天后,老周的皮卡修好了。他开着皮卡,又像往常一样,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帮车主们解决车辆的问题。有次,他帮一位车主修好了车,车主说:“周师傅,我听说你前段时间自己车坏在半路,没人帮忙,是真的吗?” 老周笑了笑,说:“没事,最后有个小伙子帮了我,挺好的。”
车主叹了口气,说:“周师傅,你真是个好人。现在像你这样实在的人不多了,以后我身边有人车坏了,我肯定推荐他们来找你。” 老周听了,心里暖暖的 —— 他知道,他的诚信和善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这天晚上,老周关了修车行的门,坐在店里,翻着账本,又在上面添了一个名字 —— 那个帮他叫拖车的小伙子,虽然他不知道小伙子的名字,但他在账本上写了 “陌生小伙,国道救援”。他想,等以后要是再遇到那个小伙子,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老周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的路灯,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开修车行这 8 年,虽然也遇到过不少难处,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他会一直把这家修车行开下去,继续帮那些需要帮助的车主 —— 因为他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善意,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旁白视场:夜色渐深,修车行的红色招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老周锁上门,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轻快 —— 他知道,明天又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又会有需要他帮忙的车主,而他,依然会带着诚信和善意,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结尾
老周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满是人间烟火气。他用 8 年的时间,用 38 次紧急救援,诠释了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善意。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难处,也都可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善意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的温暖。就像老周一样,你帮了别人,别人也会记在心里,这份善意,终会在某个时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你身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