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光:多家车企深陷“零公里二手车”漩涡

近日,路透社的一项调查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调查通过梳理97起消费者投诉发现,“零公里二手车”现象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愈发猖獗,涉及多家知名车企,其中理想、长安、吉利以及一汽大众等品牌纷纷在列。

外媒曝光:多家车企深陷“零公里二手车”漩涡-有驾

所谓“零公里二手车”,并非传统意义上使用过的二手车,它们虽然完成了车辆登记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近乎为零。这些车辆往往在正式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之前,就已被计入车企的“已售”数据当中 。多起消费者投诉内容显示,他们在满心欢喜购置新车后,却意外发现车辆此前已被经销商以他人名义投保。深入了解后才知道,部分经销商为了冲刺月度销售指标,不惜采用这种违规手段 。

从车企层面来看,“零公里二手车”的出现,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销量数据是衡量车企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通过将车辆提前投保,计入已售数据,车企可以在财报上呈现出更好看的销售业绩,吸引投资者的目光,维持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这种数据造假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短视行为,虽然能在短期内美化销量数据,但却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它使得市场对真实的汽车需求判断出现偏差,误导车企在产能调配、产品研发等方面做出错误决策。例如,当车企基于虚假的高销量数据扩大产能时,可能会导致后续市场供过于求,库存积压严重,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 。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到“零公里二手车”,无疑是一种权益的损害。他们原本期望购买的是全新未使用过的车辆,但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了已被“操作”过的车,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体验,还可能在后续的车辆使用、售后服务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 。而且,由于这些车辆被当作二手车处理,消费者在享受车辆质保、退换车政策等方面,可能会面临诸多限制和纠纷。

在路透社的调查报道发布后,涉事车企也纷纷做出回应。大众中国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将针对投诉展开全面调查,并强调公司一直秉持诚信经营原则,不会通过保险方式来刻意提升销量数据 。上汽通用则明确表示,公司统计销售数据是以车辆实际交付给消费者为准,坚决抵制任何数据造假行为 。此外,通过查阅法院信息发现,自2023年以来,已经有消费者因经销商隐瞒“预投保”行为,导致自己购买到“零公里二手车”而提起诉讼。在部分案件中,法院判决消费者胜诉,消费者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业内专家指出,“零公里二手车”现象的泛滥,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除了误导市场需求判断、干扰产能调配外,还可能引发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长此以往,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度,影响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强监管力度。此前,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已召集多家车企和相关行业机构,就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展开研讨,并积极引导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健康发展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或许能够有效遏制“零公里二手车”现象的蔓延,让汽车市场回归到公平、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但在此之前,消费者在购车时仍需保持谨慎,仔细核查车辆信息,避免陷入“零公里二手车”的购车陷阱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