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背景:比亚迪与戴姆勒的“技术+豪华”联姻
2010年,当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萌芽阶段时,中国电池巨头比亚迪与德国汽车传奇戴姆勒集团(奔驰母公司)在深圳签署了历史性协议。双方以5050股比共同注资23.6亿元,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后更名腾势汽车),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高端新能源合资品牌的诞生。
比亚迪带来全球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与电驱技术,戴姆勒则贡献了百年造车工艺与豪华基因。2012年北京车展上,首款概念车以流线型车身搭配奔驰风格内饰惊艳亮相,定位30万+高端市场,试图填补新能源豪华车的空白。这种“技术派+豪华派”的联姻模式,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标杆案例。
艰难探索:十二年合资期的市场困境
2014年首款量产车腾势300上市,却遭遇销量滑铁卢。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年均销量仅2600辆,五年累计不足1.4万辆。尽管股东双方连续12次增资超70亿元,但产品定位偏差始终未能突破:售价过高(补贴后仍超30万)、设计保守(基于比亚迪e6平台改造),在特斯拉Model S与后来崛起的蔚来ES8夹击下逐渐边缘化。
转机出现在2019年推出的腾势X——这款由奔驰主导设计的SUV首次悬挂“Styled by Mercedes-Benz”徽标,内饰采用奔驰同款圆形出风口与MBUX系统,但42.68万元的定价再度让市场望而却步。此时合资双方已意识到:单纯叠加双方技术优势,未必能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股权变革:比亚迪控股后的品牌重生
2021年12月,比亚迪将持股比例提升至90%,戴姆勒保留10%。这场“静默革命”带来决定性转变:2022年5月,完全由比亚迪主导的腾势D9上市,搭载刀片电池与DM-i混动系统,定价33.98万元起。结果令人震惊——2023年全年销量12.78万辆,超越别克GL8成为MPV销冠。
2024年9月,比亚迪完成对戴姆勒所持10%股权的收购,腾势正式成为比亚迪全资子公司。如今的腾势已形成D9、N7、N8多产品矩阵,定位“智慧安全新豪华”,既保留奔驰遗留的豪华品控,又深度融合比亚迪e平台3.0、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
启示录:中国新能源品牌的进化样本
腾势的十四年沉浮,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轨迹——从早期依赖外资技术输血,到自主掌握核心科技后的强势逆袭。这个曾因“混血基因”陷入身份困惑的品牌,最终在比亚迪全体系赋能下找到爆发点。其故事印证了一个行业真理:在电动化浪潮中,核心技术自主权才是定义豪华的新标准。
全部评论 (0)